在本章一開頭,我已經(jīng)請大家回答和檢視幸運度的問題了。大家還記得在問題中,曾出現(xiàn)“周遭是否有幸運的人”、“是否有和幸運的人交往”這種假設(shè)吧,這是非常重要的關(guān)鍵。
在成功的人身邊,總會有幸運的人聚集。前面提到夢想是無法靠獨自一人的力量來實現(xiàn)的,而所謂成功,就是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人幸運與運氣的累積。那種幸運團體會改變世界、牽動著世界??纯匆訦ONDA或SONY為首的國際性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期,就能發(fā)現(xiàn)幸運的人聚集所衍生出來的像被熱情所激發(fā)、幾乎無法控制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我有五個朋友合伙投資風險性企業(yè),五年后,每個人的月收人突破了1000萬日元,那里也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在第一年及第二年時,甚至還有發(fā)不出薪水的低潮期。
但即使身陷低潮期,他們?nèi)猿掷m(xù)保有“我們有幸運之神眷顧”、“可以成功”的錯覺,據(jù)說是以“有一天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時,可以將它當作成功經(jīng)驗的插曲”,讓當時貧困的日子表現(xiàn)出趣味性來彼此勉勵的。
幸運是被幸運所支撐,運氣則是被運氣所支撐的;一個人一定無法忍耐。
可是話說回來,在不幸的人身邊,絕對會有不幸的人靠攏過來,這真的很不可思議。
就像我的父親,他是一個認真且勤勞作畫、非常努力的人,極度厭惡幸運或運氣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雖然他已在六十九歲時撒手人寰,但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努力著。
他是一個正義感很強、喜歡幫助弱者、絕對不會被體制牽絆的人。可能是物以類聚,圍繞在父親身邊的,也都是一些不幸的人。他們在一起不是聊夢想或夢想實現(xiàn)的愿望,而是彼此警惕:“世界很糟、社會很糟……”然后一邊喝酒一邊高聲談?wù)撝穸ǖ脑挕?/p>
當然,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被幸運或運氣給遺忘的。絕對也有人把希望寄托在將來??墒窃诤筒恍业娜私煌?、和不幸的人聊天的過程中,那些人也會慢慢變成不幸的人。
不幸與厄運都會傳染。
所以,對于交往的對象都必須非常留意。和不幸的人在一起,幸運或運氣也會消失不見。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會產(chǎn)生不幸的想法或感受方式,漸漸被幸運之神給遺忘。
·和不幸的人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不幸的想法。
·和不幸的人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牢騷滿腹的感受方式。
·和不幸的人在一起,就會交到很多不幸的朋友。
·和不幸的人在一起,不幸就會變成理所當然。
·和不幸的人在一起,就會開始把幸運的人當成壞人。
·和不幸的人在一起,運氣一輩子都不會好轉(zhuǎn)。
我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感應(yīng)現(xiàn)象”、“同化現(xiàn)象”。當然,和幸運的人與運氣好的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有“感應(yīng)現(xiàn)象”、“同化現(xiàn)象”。所以幸運的人和幸運的人交往,就會變成越來越幸運的人。
不管是變好還是變差,幸運與運氣是一種“邂逅”。
“和幸運的人做朋友吧”和“要擁有正面思考”一樣,都是很難達成的。
盡管自己拼命想跟對方做朋友,但不知幸運的人是否會與你做朋友。
這是因為有幸運的人只和幸運的人做朋友的大原則。運氣好的人,會吸引運氣好的朋友聚集過來,因為那種加倍效果而更巧妙搭上順風車;不幸的人則會吸引不幸的朋友聚集,彼此傳染不幸與厄運。這是隱性的社會階層。
日本被認為是沒有階層的社會,可事實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就仿佛無形的印度世襲階級制度一樣,幸運所導(dǎo)致的階層堂而皇之地存在著,不幸的人,非常難以進入幸運人的社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