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規(guī)劃人生 再規(guī)劃職場(2)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

壹百度2 作者:朱光


“‘認準了,就去做’講的是判斷力和行動力--要正確地判斷形勢與機會,一旦看準了,就要付諸行動,患得患失只能坐失良機;‘不跟風,不動搖’講的是遠見與定力--能看到機會的人很多,但能堅持到底,不為眼前利益所動,不因一時困難變節(jié)的人卻很少,所以多數人的成功都是曇花一現的?!?/p>

【職場價值觀】

在閱讀本節(jié)的內容之前,請確認你已??找到了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辨明了自己的方向。接下來,你要有“認準了,就去做”的熱情,立即行動;更要有“不跟風,不動搖”的定力,堅持到底。

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安迪·格魯夫說過一句名言:“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正是因為他的“偏執(zhí)”,所以英特爾成了芯片業(yè)的領導者,并將領導地位保持至今。

似乎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執(zhí)拗的人,甚至是大家眼中的“怪人”:數十年如一日盯住一個點,百折不撓,不管別人是否看好,都完全影響不了他的行動,比如比爾·蓋茨放棄令人羨慕的哈佛學位創(chuàng)立前景莫測的微軟,比如李書福放出狂言“汽車就是倆沙發(fā)加四個輪子”,以“純外行”身份殺入強手云集的汽車業(yè)????

“不跟風”有兩層含義,一是你有自己的志向,不會輕易為外部環(huán)境所左右;二是你的志向要遠大,不滿足于做跟隨者,而要成為領先者,領先者從來都是創(chuàng)造潮流而不跟從潮流的。

力帆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尹明善談創(chuàng)業(yè)時說過一句話:“膽識膽識,有膽有識,膽在識先。”要做到最好,是要有勇氣有擔當的。

【李彥宏實踐】

2009年7月,Robin以創(chuàng)業(yè)導師的身份做客央視《青年創(chuàng)業(yè)中國強》活動。在現場,央視主持人希望他為中國所有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寫下一句寄語,分享百度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秘訣。Robin欣然提筆,寫下十二個字:“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

這十二個字,來自于他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知。

2001年的一個互聯網會議上,曾被譽為中國“第一代織網人”的某網絡公司總??理碰巧和Robin坐在一起,寒暄間,她問Robin:

“你們公司是做什么的?”

Robin回答:“我們在做互聯網搜索引擎?!?/p>

對方道:“搜索引擎沒什么前途吧,現在很多公司,像新浪、搜狐、慧聰,還有Openfind、Altavista都在做搜索引擎啊?!?/p>

Robin笑了笑沒有爭辯,只是很禮貌地說:“我看好搜索引擎,我們能把搜索引擎做到最好?!?/p>

2002年春天,一位投資人興沖沖地闖進Robin的辦公室,興奮地說:“我投錢給你們做無線增值業(yè)務吧,我們一定能大賺一筆?!?/p>

那時,無線增值業(yè)務非?;鸨?,在國內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里,只有百度還沒有涉足。但Robin冷靜地拒絕了,他說:“搜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我們應該專注于互聯網搜索領域,我看好它未來的增長?!?/p>

事情傳開后,很多人覺得Robin傻,不懂撈快錢。

然而幾年后,當中國互聯網用戶迅猛地超過三億時,百度已??成為行業(yè)的領軍企業(yè),業(yè)務蒸蒸日上。而許多當年做無線的“大佬”卻無聲無息了。

現在回頭看去,那位投資人不禁感慨:“如果當時百度跟風去做無線增值業(yè)務,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職場真人秀】

不聽勸的兒子

Dan的媽媽很焦慮,甚至生氣,一直引以為驕傲的兒子突然“很不聽話”。--兒子從小品學兼優(yōu),打上學起就沒讓她操過心,年年都是年級前三名,一路讀到了博士,親戚朋友都羨慕她“好福氣”,一直拿Dan作為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樣,可眼看著勝利在望了,Dan突然告訴自己要放棄博士學位!而且是為了一個什么叫“百度”的她沒聽說過的公司!

任她說破嘴,Dan就是不改主意,讓她沒法兒不著急上火。

Dan的媽媽不認為自己是個婆婆媽媽的老太太,別人家的父母都催著兒子趕緊結婚讓自己抱孫子,她就不,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實現理想,不能被這些瑣事絆住了手腳,從來不催他??涩F在,他居然要為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放棄名校學位!早知道是這個結局,還不如早點兒結婚生孩子呢。

看到晚上11點還在加班的兒子,Dan的媽媽又是心疼又是抱怨,忍不住又念叨起來:“Dan,你看你讀了那么多年書,工作才多久啊,你就不能抽時間把論文寫一寫,圓滿地拿到博士學位嗎?”媽媽盡量用耐心的口氣勸兒子。

埋頭在書桌的Dan抬起頭,“媽,對我來說,在百度的工作比讀博更重要。博士學位雖然很重要,也很漂亮,但我更喜歡我在百度做的事情。你不是希望我實現理想嗎?這就是我的理想??!”Dan很孝順,他理解媽媽的感受,也不想讓媽媽生氣,所以盡量平心靜氣地解釋。

此時的Dan已??在百度工作三年多了,2000年時,還在讀博二的他便來到初創(chuàng)的百度實習,很快他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并驚喜地發(fā)現這是自己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業(yè)。

但是從不“觸網”的媽媽無法理解兒子的選擇,怨道:“那么多年來你所有的目標都實現了,你也立志要拿到博士學位,將來還要出國,你現在放棄了,多可惜呀!”

“媽媽,我在做的是互聯網搜索引擎,這在全中國都是從來沒有人做過的東西,如果我們能把它做好的話,就會有上億人因我們而受益。你不覺得這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嗎?我認準百度了,請您相信我吧,我每天的工作都很有意義,我想一直做下去。”一提起他所做的事,Dan的語氣變得熱切而堅定。

Dan的媽媽還是無法理解,但她清楚地看到了兒子眼中亮晶晶的東西,閃爍著激情--她很熟悉這種眼神,小時候Dan一旦攻克了學習上的難關,眼中也會放出這種光芒。雖然仍然不明白什么是“搜索引擎”,但媽媽放棄再說服他了。出于母親的本能,她覺得也許兒子是對的。

就這樣,Dan在百度一干就是十年,從一名寫代碼的實習生工程師,一步步成長為負責十幾條產品線、管理數百人的高級技術總監(jiān)。他的母親也越來越多地知道了百度,理解了兒子說的“百度的意義”,百度推出的“老年搜索”更讓她成為了忠實用戶,還在老姐妹之間大力推廣。像以往一樣,她繼續(xù)為兒子的成績感到非常自豪。

十年來,每年,甚至每個月,Dan都會接到很多獵頭的電話,許以豐薪高位,大多是做CTO、副總裁或聯合創(chuàng)始人等。這樣的電話接得多了,他也懶得再和對方講自己為什么不會離開百度了,一聽對方是獵頭公司,便笑笑說:“謝謝你,我最近不想換工作?!?/p>

十年里,不斷有同事好友自行創(chuàng)業(yè)或跳槽到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動之以戰(zhàn)友情,曉之以人生理,勸Dan也來挑戰(zhàn)一下別的行業(yè),他也都一一回絕了。

現在,Dan還是??常在百度工作到深夜。一位朋友實在不理解,忍不住問道:“有這么多的機會,你為什么都不考慮一下?”

Dan很認真地反問:“搜索新產品技術還可以做得更好,我為什么要停下來呢?”他眼睛里的光芒,和2003年時一樣熱切。

好公司能一句話把自己說清楚

中國的地產“教父”馮侖有一個??典判斷:“好公司應當能夠一句話說清楚,別人一眼看得懂?!?/p>

比如,自己公司做什么,是做食品,還是制衣,一句話就講完了,不僅老板自己一句話講得清楚,問到無論哪一級員工,大家都眾口一詞,八九不離十。但這還不夠,還得看別人--特別是外行、普通人對你做什么的說法與你自己的說法是否吻合。

反面案例比如牟其中,不僅自己講不清楚“南德”是干什么的,而且別人聽其言、觀其行之后仍摸不著頭腦。以往失陷的企業(yè)當中亦有不少這樣的故事:德隆的整合產業(yè),三九的低成本擴張,各種企業(yè)的資本運作,等等。其掌門人大多自己一句話說不清楚,同時,從媒體到投資者對企業(yè)亦如盲人摸象。

相反,再看如萬科、華為、海爾、匯源等穩(wěn)健成熟的公司,其掌門人任何時候都只需一句,最多寥寥數語,就能說清自己,我們外行也無須多花工夫,只需一眼就看得明白他們在做什么。其實國外也一樣,可口可樂、吉列、麥當勞都是簡單到我們一眼就看得懂的企業(yè)。

世間萬物,偉大只是一種簡單,只有真實才不怕簡單,復雜的東西特別容易“好看”,但好看的后面往往是荒唐和陷阱。

有道是“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很明顯好公司都是有“主心骨”的,有自己的目標,有長遠的規(guī)劃,絕不會因為一時一地的利益而輕易改變。什么賺錢做什么,盲目“多元化”,絕不是志向遠大的人之所為。

【最優(yōu)化法則】

1.在行動之前做充分的論證,準確地判斷形勢,確定自己的方向。

做成一件事有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具體到企業(yè)??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市場調研和可行性報告。所謂“謀定而后動”,行動之前不可魯莽,要充分分析自己的優(yōu)劣勢,并與現實進行比對和論證。

首先說天時,我們都說“時勢造英雄”,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都被證明是螳臂當車,最終被時代大潮裹挾吞沒,順勢而為則事半功倍,屹立于時代潮頭,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多半如此。

其次是地利,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環(huán)境而存在,主觀能動性也受到客觀條件的反作用,所以要認清自己周遭的現實,因地制宜,不能將以往的成功??驗??封不動地照搬。最典型的比如跨國企業(yè)的“本地化”,在發(fā)達國家的??驗應用于發(fā)展中國家未必管用,所以跨國企業(yè)多半采用本地人管理當地的分支機構。

最后是人和,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英雄主義、單打獨斗被諸多事實證明是行不通的,每個成功企業(yè)都有若干個志同道合的創(chuàng)業(yè)者;包括求職也是一樣,這個公司的文化你是否認同,是否能夠融入進去,決定了你是否會選擇這家公司,或者能否長期安心在這里工作。

如果上述條件以優(yōu)勢居多(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則可以基本決定行動。

2. 一旦決定,盡快列出行動步驟,并勇敢邁出第一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良機稍縱即逝,現在看起來是機會的事情,再過一年可能就變成了雞肋;但越好的機會往往伴隨著越大的風險,所以一旦在上一步驟中看準了方向,就不要太過思前想后患得患失,要舍得放掉手中拿著的東西,才能抓住你真正想要的。

為自己的目標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步驟,然后勇敢地邁出第一步,這是成功的一半。國外有調查發(fā)現,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的人中,有80%都表示當初如果多考慮幾天,也許就不會做這件事了,正是因為盡快投入精力干了起來,造成“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的局面,才變得義無反顧,最終取得成功。

3. 要耐得住寂寞。

領先者往往都是另辟蹊徑的,在無路中踏出一條路,在紅海中發(fā)現藍海。但這既需要智慧,又需要勇氣,很多人受不了這個苦半途而廢,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困難總是難免的,遇到困難不要總是在第一時間懷疑自己的判斷,馬上就想到掉頭或另尋出路,要先審視一下來路,看做的過程中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發(fā)現錯誤也不要過于沮喪,學會從失敗中汲取??驗,不要受一點損失就輕易放棄,盲目從眾參與到大家都認為所謂“安全”的選擇中去。要知道,開創(chuàng)者必然是少數,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4. “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不等于“不抬頭看路”。

穿著裝滿貨物的大車前進時,人必須低頭彎腰,放低重心,尤其是上坡路,抬著頭??車是使不上勁的。抬頭挺胸貌似瀟灑,但你能?動多少斤兩呢?

這么說絕不是反對抬頭看路,但看路不是無目的地左顧右盼,而是在認準目標、選準方向之后,在前進過程中的必要修正。要明白,我們不是空手上路,我們背負著責任和命運,而且還有很多與我們一同賽跑的競爭者。

【解決力自測】

這是很多人的親身經歷,2006年炒股熱,2007年炒房熱,很多人把所有的家當都投了進去,甚至借錢投資。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不久的年輕人,你的公司發(fā)展良好,且有買家有意收購,你會選擇繼續(xù)尋找投資并擴大發(fā)展,還是把公司賣掉用來炒股、炒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