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蟻族”是個偽命題,生存才是真命題(6)

無法獨活:致喂大的年輕人 作者:王千馬


并未扯遠。

當你在繁華大都市中忙碌穿梭,為了成功而甘心做一個“蟻族”的時候,你有沒有經常浮現(xiàn)出許三多那副憨厚而鈍感的面孔?其實,這是一個樸素卻深刻的人生哲理:成功有時候并不難,人,才難做?!叭松畲蟮谋瘎∈牵好γβ德底非笠惠呑?,到頭來發(fā)現(xiàn)不是自己想要的”,“要站在人生的終端看來路”,“一個人再高,高不過他自身”,“讀人,比讀書更重要”……

當青年人有朝一日成了“洋房多金”的典型,而以“成功”沾沾自喜的時候,有沒有時常感到“高處不勝寒”?因為這個社會受“快速成功學”毒害已深,所以讓心靈去散步,讓自己變得鈍感一點兒,已成為一個不失睿智的人生態(tài)度了。

有媒體把成功學列為現(xiàn)代社會三粒毒藥之一,我深以為然。

“成功學”以速成為噱頭,以名利為藥效,誤導急于走捷徑成為人上人的年輕人投身其中,在不停吸吮這粒毒藥的過程中慢慢成癮。這個社會中,“成功者”不過僅僅占1%。即使你貴為大企業(yè)總裁,也未必一定是“快速成功者”中的一員,即使已經算是個“成功者”,仍然難免被這撲面而來的“成功”泡沫所淹沒。

我相信,每個青年人都在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定義卻未必只有一個。你不是成功者,但你也未必一定是失敗者。

像許三多這樣找準目標過“有意義”的生活的普通人,哪怕只是一個普通士兵,他也是“成功”的。這是一種生活審美能力,說白了,就是你要明白為什么活著。

之所以目前的青年人群中對成功的定義非常狹隘,就在于中國的時代特色,作為一個正處于從發(fā)展中國家向發(fā)達國家過渡的國家,不可避免地帶來很多浮躁情緒,原來還曾經是小漁村的浦東陸家嘴,現(xiàn)在突然變成了紐約曼哈頓,很多人都來不及品味其中滋味,就只剩下驚愕地張大了嘴巴,一片迷茫中。

既然整個社會都如此,我們當然更不能求全責備地要求青年人不顧生存現(xiàn)實地如圣人般高屋建瓴了。成功的毒藥,顯然是這個時代種下的。

這也是許三多為什么會突然走紅的原因。因為在大家都在為洋房多金而煩惱的時候,突然出來這么一張憨厚的面孔,幾乎顛覆了國人對成功的定義標準,當你正迷茫的時候,突然來了位先知為你指點迷津,當你在沙漠中遠足饑渴透頂?shù)臅r候,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泓甘泉。

這就是“許三多”的時代意義。鈍感一點兒,你會更加明白“成功”。

吃虧是福,不無道理。古人早有云:得即失,失即得。

異曲同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