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祭祀的做法如下:祭祀前十天或十二天,將人牲一直蓄留的長發(fā)剃去。男男女女成群結(jié)隊都來觀看祭祀,因為這種祭祀是為了所有人的。人們接連幾天歡宴淫樂。祭祀的頭一天將人牲穿上新衣,人們在音樂聲中跳著舞,擺成莊嚴隆重的隊列,引著人牲來到“默利亞樹叢”。這是離村莊不遠、未經(jīng)砍伐過的高大樹林。林中豎立著一根木柱(有時木柱在兩株土名Sankissar的灌木之間),將人牲綁在木柱上,遍身涂抹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戴上鮮花。人們?nèi)煜蛉松戮?,“簡直像對神一樣膜拜”。一場爭奪人牲身上最小一點紀念物的景象立即出現(xiàn):連他身上涂抹過的點滴郁金根粉,或者他的一口唾沫,都被視為貴重之物,婦女們尤其珍視。人群踏著音樂的節(jié)拍圍繞木柱舞蹈,并向大地祝告說:“神啊,我們向您獻上這個人牲,乞求您保佑我們一年四季風調(diào)雨順,人壽年豐。”又向人牲說:“我們付出代價買了你,并沒有捕捉你來?,F(xiàn)在按習俗把你獻祭,請不要怪罪我們?!眱x式一直進行著,通宵達旦直至第二天中午,極少間斷。儀式一停下來,眾人便開始處理人牲:再次給人牲涂油,人人撫摸人牲身上涂油的地方,用頭擦去涂上的油膏。有些地方還帶著人牲列隊走遍全村,挨家挨戶讓人們在他頭上拔下頭發(fā),有人則要求人牲吐一口唾沫給他們涂抹在頭上。由于人牲既不捆綁,也毫不抵抗,所以他的胳臂,需要時連他那腿的骨頭都被敲碎,經(jīng)常先用鴉片把他麻醉,使他失去知覺。最后將他處死的做法各地有所不同。最普遍的做法似乎是勒死或掐死,將一棵大樹從離地幾尺高的地方劈開,把人牲的脖子(有的地方則是將人牲的胸脯)夾在劈開的裂縫中,由祭司和助手盡力將裂縫擠合起來,用斧稍稍砍傷人牲,人群立即沖上前去,割下人牲身上的肉來,只剩頭部和腸子不要。有時則把人牲活活地割成碎塊。在秦納基姆迪[印度一地區(qū)],人群拖著人牲在地里走,邊走邊用刀割下人牲身上的肉(不要頭和腸子),直把他割死。這地區(qū)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是把人牲綁在木制的大象的長鼻子上,大象系在一根粗大的木柱上,可以轉(zhuǎn)動,人群圍著等候還活著的人牲轉(zhuǎn)到自己面前時便用刀割下他身上的肉來??地悹柹傩T?jīng)在一些村子里發(fā)現(xiàn)這種用來處死人牲的木象竟有十四個之多。有一個地區(qū)用火把人牲慢慢烤死。他們搭起一座不高的臺,兩邊斜坡像屋頂似的,把人牲放在臺上,捆綁著四肢以免他掙扎。然后點起火來,把烙鐵燒紅,使人牲在臺的兩面斜坡上下翻滾,時間越長越好。因為這樣人牲流的淚水就越多,雨水就將越充足。到第二天就把人牲的尸體切割成碎片。
從人牲身上割下來的肉立即被各村來的代表帶回村去。為了保證盡快送回本村,往往采取驛站似的多人接力傳遞辦法,直送到五六十英里之外。各村守在家里的人一直餓著肚子堅持等待犧肉的到來。送肉的人到來后便把肉放在全村公眾集會的地方,由祭司和各家家長前來領(lǐng)肉。祭司把犧肉分成兩份,一份奉獻大地女神,他背過身,眼不看,把肉放進地上一個洞內(nèi)埋起來,眾人各在上面添一小撮土,祭司用葫蘆裝一葫蘆水澆在上面。然后便按在場人家每戶一份將剩下另一份人牲的肉切碎分給各戶。各戶家長將分得的肉片用樹葉包卷起來埋在他最好的田地里,埋時也是轉(zhuǎn)過身軀,眼睛不看。有些地方是各人拿著自己分得的那份肉走到灌溉自己田地的溪流邊,把肉掛在棍子上插在溪邊。在這以后的三天內(nèi)人家都不打掃,有的地方則嚴格保持沉靜,不許點火,不許砍伐樹木,不接待生人。人牲死后的當天夜晚,其身體的殘余部分(即頭部、肚腸、骨胳)由一些身強力壯的人看守著,第二天早上和一雙全羊一起在火葬柴堆上焚化。然后將骨灰撒在地里,并且還把一部分骨灰和成漿子抹在房屋和谷倉上,或者混在新收的谷物里防止生蟲。有時也將人牲的頭和骨骼埋掉不予焚燒。自禁止以人為牲以后,有的地方則代之以較低賤一些的犧牲,例如秦納基姆迪的首府地區(qū)便以羊代替人牲,其他地方則以水牛為犧。他們把牛綁在圣林中的木柱上,手持明晃晃的刀子圍著犧??v情舞蹈,然后撲向犧牛,幾分鐘內(nèi)就把它割成碎片,彼此爭奪著每一小塊牛肉。誰搶到一塊肉在手,就以最大速度跑到自己的地里埋起來。按照古代習俗,必須在日落之前埋好。有的人路遠,所以必須盡快地奔跑。所有婦女向迅速跑走的男人投擲土塊,她們有些人擲得很準。剛才還十分喧囂的圣林很快就寂靜下來,只剩下幾個人留在那里看守剩下的牛頭、牛骨、牛肚,按照儀式在木樁底下燒掉。
在孔德人的祭祀中,由權(quán)威人士充當默利亞奉獻給大地女神。從他們死前死后受到的待遇來看,似乎這個習俗不能解釋為僅僅是祈年的祭祀。一部分犧肉當然地奉獻給大地女神,另一部分則被各戶人家埋在自己的地里,人牲的其他部分燒成灰后撒在地里,另外還和成泥漿抹在谷倉上,或摻和在新谷里。這后一部分的做法意味著默利亞的身體有使谷物生長的直接的或固有的力量,完全不同于向神獻祭祈求神的福佑那樣間接的效果。換句話說,人們相信人牲的血肉和骨灰具有肥沃土壤的魔力或物質(zhì)力量。他們認為默利亞的血和淚也本能地具有這樣的力量:他的血能使郁金香花色紅艷,他的眼淚能降為甘霖。對于后者幾乎無人懷疑,至少最初時無人懷疑,都認為,他的眼淚不只預(yù)兆雨水的降臨,而是確實召來了甘霖。同樣,埋下默利亞的肉,在上面澆水,無疑也是一種求雨的巫法。此外,默利亞具有的巫術(shù)法力還表現(xiàn)在人們相信他的這些美好特性存在于他全身的各個部分,從頭發(fā)到唾沫之中都有。這就表明默利亞不只是祈神福佑的人牲。此外,對他的極端尊敬,也表明了這種看法??地悹柹傩Uf:默利亞“被當作非凡的人”,麥克菲爾遜少校說“對它所表示的尊敬,簡直像對神的膜拜一樣”??傊?,默利亞似乎是被當神一樣地對待的,最初被看作大地女神,或者植物之神,后來才不把他看作神的化身,而作為奉獻給神的人牲。這后一種看法,記述孔德人地區(qū)情況的歐洲作者也許看得有些過分。因為習慣于這后一觀點,認為向神獻祭就是為了求神恩惠,所以歐洲的觀察家們就容易傾向于按照這種意義來解釋一切宗教儀禮中的屠宰現(xiàn)象,并且假定哪里有這種現(xiàn)象,哪里就一定有這種神,屠殺人牲者總相信這種殘殺獻祭是受神歡迎的。因此這種先入之見就不知不覺地流露于作者的筆下而歪曲了未開化民族的原始宗教儀禮。
像孔德人祭祀中那么非常明顯的將神的代表殺掉的跡象在上述其他以人為牲的祭祀中也能找出一些來。例如,將被殺的馬里莫人的骨灰撒在田里;把婆羅門男孩的血灑在莊稼上和地里;將殺掉的納加人裝在谷箱里;讓蘇族女孩的血流在種子上。又如說人牲就是谷物,換句話說,也就是認為他是谷物的精靈或化身,這一點也從他們感到苦痛這一點上得到證明,人們似乎盡力證實人牲和犧人所體現(xiàn)或代表的自然物之間實質(zhì)上的一致。如墨西哥人殺幼小的犧牲祭祀幼小的谷物,殺年老的犧牲祭祀成熟的谷物;馬里莫人的犧牲是種子,一個又矮又胖的人,他身材的矮與年幼的植物的矮相對應(yīng),他的胖與希望植物能達到的狀況相對應(yīng);波尼人要把他們的人牲養(yǎng)得胖胖的,也許是抱著同樣的看法。又如,非洲人用鏟子和鋤頭殺死人牲的風俗,墨西哥人像壓谷子一樣,用兩塊石頭碾死人牲的風俗,這些都是表示人牲與谷物是等同的。
這些野蠻人的風俗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波尼人的酋長吞食蘇族女孩的心,馬里莫人和康德人吃下人牲的肉。假如像我們所想的那樣,人牲被視為神靈,那么神靈的敬奉者就會認為吃人牲的肉就是吃神的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