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頭上微微有些發(fā)癢,宣井童抬起手來拂了一下,濕淋淋的,原來出了好多的汗。抬起頭來看,日頭卻還是沒有爬上中天。沒有到正午,又不是夏天,為什么會這么熱呢?他有些心煩意亂,一時連口也干了起來。
日頭真是很奇怪的東西,有時候它走得那么快,有時候卻又走得那么慢。宣井童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這塊臥牛石上坐了半輩子那么長的時間,可實際上連一個上午都還沒有過去。他忽然很希望阿袖家門口的那塊大石盤就擱在眼前,那樣他就可以一格一格數(shù)著石盤中間那枚鐵針的影子。只要那影子挪到離紅線一格的位置,阿袖就會在門口出現(xiàn)了。
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是采晶的日子。正午時分,山上坳的采晶人都會聚在臥牛石畔,然后阿袖就會唱著歌出現(xiàn)在香松林里,蹦蹦跳跳地走到大家面前,揮一揮手,領(lǐng)著大家去響水潭里采晶。
采晶的規(guī)矩在山上坳已經(jīng)傳承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從來都不曾改變過。當(dāng)然,在阿袖以前是風(fēng)爺爺,在風(fēng)爺爺以前是風(fēng)太爺爺。風(fēng)家祖祖輩輩都是山上坳的守潭人,但在宣井童的心里,阿袖就等于守潭人。從他第一次去響水潭那天開始就是阿袖領(lǐng)的路,在這以前,風(fēng)爺爺?shù)墓适?,他也聽長輩說過,但是那些傳說始終沒能在他的想像中沾上些許色彩,也就僅僅成為傳說而已。
阿袖從來都準(zhǔn)時得很。等日頭到了正中,采晶人的影子膽怯地蜷縮成腳下那小小的一團(tuán),阿袖的歌聲就一定會從香松林中傳來。最初宣井童可沒有留心到這一點。臥牛石邊總是這樣的熱鬧,人們歡笑著,調(diào)侃著,打鬧著,阿袖的歌聲就在不經(jīng)意中像穿透林子的陽光那樣滑了進(jìn)來。不記得是哪一天了,他忽然看見阿袖從香松林中輕快地走出來,好像一匹活潑的小鹿,踏著日頭的節(jié)奏走到了大家的中間。從那時開始,宣井童就越來越渴望這半月一次的勞作。不管采晶人們談?wù)撝裁礃拥脑掝},他總是能在喧鬧的笑聲和言語聲中聽見那踩著松針而來的輕盈腳步。
“阿生,你又吹牛皮了!”他笑著重重地擂了鮑樹生一拳,耳朵卻機(jī)靈地支棱起來。然后,阿袖那雙甜蜜的眼睛就會閃爍在他面前。往往都是如此。
宣井童一遍一遍地想阿袖的樣子,有時候是極清楚的,有時候卻又模糊。
阿袖并不美,就是在山上坳也有好幾個比阿袖更秀氣的姑娘。可是宣井童想到阿袖的笑顏,就覺得一顆心都化了開來。
阿袖是小巧的。她穿著大紅的衣裳,皮膚白得好像羊奶一樣,頭發(fā)又黑又長,軟軟垂在腰上。阿袖有著小小的臉盤、秀氣的小鼻子和尖尖的下巴。她笑起來的時候那雙小小的黑眼睛就瞇成了兩段彎彎的睫毛線,滿山坳里都是她清脆的笑聲。她的紅衣裳是用響水潭邊的圓仔花染的。所有的守潭人都穿這樣的大紅衣裳,寬寬大大的,紅得好像晚霞一樣。這是為了方便繪影辨認(rèn)。可是阿袖穿著就是不一樣。很久以后宣井童才發(fā)現(xiàn),原來阿袖悄悄地收緊了那衣裳的腰身和下擺,走起來的時候柔軟纖細(xì)的腰肢和潔白的小腿都在舞蹈。這就是說,阿袖畢竟還是個愛俏的小姑娘。這讓宣井童忽然生出一些縹緲的希望來,小姑娘要比守潭人親切得多。
他覺得心慌,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樣和人訴說,更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向阿袖訴說。他甚至不是采晶人,只是個拾晶菇的。期盼見她的巨大喜悅和面對她時的窘迫不安交織在一起,他只有更深地把自己埋到人群中去。在紛亂里面望著阿袖的一舉一動,宣井童覺得安心了許多。
可是這樣的日子忽然就成為了一種奢侈。每一個初一和十五,宣井童都會吃驚地發(fā)現(xiàn),采晶人又少了幾個。這就好像是躲在地窖中的旱獺看見自己藏身的地道正一點一點地被人掘開,每半個月,那洞口就大了一倍,陽光不可抑止地傾瀉進(jìn)來。要是這地窖完全被掘開了,宣井童這只小旱獺就不得不自己面對陽光。他還沒有準(zhǔn)備面對這樣的時刻,可是驚慌的后面,他也還在偷偷地品味著一絲縹緲的甜意。
日頭真是很奇怪的東西,有時候它走得那么快,有時候卻又走得那么慢。宣井童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這塊臥牛石上坐了半輩子那么長的時間,可實際上連一個上午都還沒有過去。他忽然很希望阿袖家門口的那塊大石盤就擱在眼前,那樣他就可以一格一格數(shù)著石盤中間那枚鐵針的影子。只要那影子挪到離紅線一格的位置,阿袖就會在門口出現(xiàn)了。
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是采晶的日子。正午時分,山上坳的采晶人都會聚在臥牛石畔,然后阿袖就會唱著歌出現(xiàn)在香松林里,蹦蹦跳跳地走到大家面前,揮一揮手,領(lǐng)著大家去響水潭里采晶。
采晶的規(guī)矩在山上坳已經(jīng)傳承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從來都不曾改變過。當(dāng)然,在阿袖以前是風(fēng)爺爺,在風(fēng)爺爺以前是風(fēng)太爺爺。風(fēng)家祖祖輩輩都是山上坳的守潭人,但在宣井童的心里,阿袖就等于守潭人。從他第一次去響水潭那天開始就是阿袖領(lǐng)的路,在這以前,風(fēng)爺爺?shù)墓适?,他也聽長輩說過,但是那些傳說始終沒能在他的想像中沾上些許色彩,也就僅僅成為傳說而已。
阿袖從來都準(zhǔn)時得很。等日頭到了正中,采晶人的影子膽怯地蜷縮成腳下那小小的一團(tuán),阿袖的歌聲就一定會從香松林中傳來。最初宣井童可沒有留心到這一點。臥牛石邊總是這樣的熱鬧,人們歡笑著,調(diào)侃著,打鬧著,阿袖的歌聲就在不經(jīng)意中像穿透林子的陽光那樣滑了進(jìn)來。不記得是哪一天了,他忽然看見阿袖從香松林中輕快地走出來,好像一匹活潑的小鹿,踏著日頭的節(jié)奏走到了大家的中間。從那時開始,宣井童就越來越渴望這半月一次的勞作。不管采晶人們談?wù)撝裁礃拥脑掝},他總是能在喧鬧的笑聲和言語聲中聽見那踩著松針而來的輕盈腳步。
“阿生,你又吹牛皮了!”他笑著重重地擂了鮑樹生一拳,耳朵卻機(jī)靈地支棱起來。然后,阿袖那雙甜蜜的眼睛就會閃爍在他面前。往往都是如此。
宣井童一遍一遍地想阿袖的樣子,有時候是極清楚的,有時候卻又模糊。
阿袖并不美,就是在山上坳也有好幾個比阿袖更秀氣的姑娘。可是宣井童想到阿袖的笑顏,就覺得一顆心都化了開來。
阿袖是小巧的。她穿著大紅的衣裳,皮膚白得好像羊奶一樣,頭發(fā)又黑又長,軟軟垂在腰上。阿袖有著小小的臉盤、秀氣的小鼻子和尖尖的下巴。她笑起來的時候那雙小小的黑眼睛就瞇成了兩段彎彎的睫毛線,滿山坳里都是她清脆的笑聲。她的紅衣裳是用響水潭邊的圓仔花染的。所有的守潭人都穿這樣的大紅衣裳,寬寬大大的,紅得好像晚霞一樣。這是為了方便繪影辨認(rèn)。可是阿袖穿著就是不一樣。很久以后宣井童才發(fā)現(xiàn),原來阿袖悄悄地收緊了那衣裳的腰身和下擺,走起來的時候柔軟纖細(xì)的腰肢和潔白的小腿都在舞蹈。這就是說,阿袖畢竟還是個愛俏的小姑娘。這讓宣井童忽然生出一些縹緲的希望來,小姑娘要比守潭人親切得多。
他覺得心慌,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樣和人訴說,更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向阿袖訴說。他甚至不是采晶人,只是個拾晶菇的。期盼見她的巨大喜悅和面對她時的窘迫不安交織在一起,他只有更深地把自己埋到人群中去。在紛亂里面望著阿袖的一舉一動,宣井童覺得安心了許多。
可是這樣的日子忽然就成為了一種奢侈。每一個初一和十五,宣井童都會吃驚地發(fā)現(xiàn),采晶人又少了幾個。這就好像是躲在地窖中的旱獺看見自己藏身的地道正一點一點地被人掘開,每半個月,那洞口就大了一倍,陽光不可抑止地傾瀉進(jìn)來。要是這地窖完全被掘開了,宣井童這只小旱獺就不得不自己面對陽光。他還沒有準(zhǔn)備面對這樣的時刻,可是驚慌的后面,他也還在偷偷地品味著一絲縹緲的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