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我祈禱吧;爸爸,你在天上保佑我吧。我只希望能好好地作戰(zhàn),然后帶著榮譽和信念戰(zhàn)死或凱旋。別讓我攪進他們仇恨的紛爭去……
——楊銳手記
“快,快,再快點!你們這些天殺的雜種,把打架的勁頭拿出來啊,不把這障礙訓練的成績縮短到兩分二十秒,你們就甭想吃飯!”格蘭特站在鐵絲網(wǎng)邊上,向下看著如同爬蟲一樣的士兵大聲呵斥。
“爬蟲”們沒有理會那歇斯底里的嚎叫,有節(jié)奏地扭動身體,爬出鐵絲網(wǎng),攀上高墻,跳下泥坑,鉆過木桶,沖上獨木橋……多少天來他們一直都在這里反復做同樣的動作,耳邊動輒不給吃飯和退訓的威脅還不如拇指頭大的蚊子的嗡鳴有吸引力。所有人都知道,至今沒人被退訓,至今也沒人被餓死,餓極了頂多昏倒,醫(yī)官給打點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就又醒了,身上也有點勁了;伙食一直沒有改善,吃那點東西反而更覺得餓。而營房里諸如老鼠、蟑螂、蜥蜴之類小東西,也早被士兵們當大餐解決了。當兵就得學會吃苦,尤其是特種兵,饑餓,僅僅是痛苦的一部分。
重壓之后,壓力就必然會變成動力。全排四百米障礙的成績已從最開始的四分多縮減到現(xiàn)在的兩分二十三秒。其實單兵完成這個項目不會超過一分半,而且很輕松,但如果是全排五十四人一起完成,那難度就大了,良好的秩序和越來越快的速度終歸是個不小的沖突。在第一次訓練時,第一個沖過終點的只用了一分二十五秒,第二個差了一秒,第三第四也都馬馬虎虎,可后來就亂套了,有在泥坑里摔倒把后面的人都堵在高墻上下不來的,有被卡在木筒里被后面的人一腳踹出來的,有在繩網(wǎng)上被纏住失足跌下砸倒一串人的,有在滑索上沒控制住速度撞到前面的人來個雙人三米沙坑跳的……人多讓追求速度的人心慌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沒有默契的配合。磨合了一段時間后,成績有所提高,事故當然也有所減少,而當把原有的隊伍次序打亂后,成績又被摔出了四分以外。不過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再進行熟練的配合就不是難事了,部隊很快便適應,即便再有隨機地調(diào)整或干脆打亂順序,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例外還是有的。往往在一支隊伍里,新兵是公認的后腿,在二排,新兵都是指那些沒打過仗的兵,而楊銳、拿卡穆、納帕伊卻都是很不錯的兵苗子,無論是體能、個人技術(shù)還是反應都跟那些上過戰(zhàn)場的老兵不相上下,只有羅伊?安迪爾讓格蘭特感到頭疼不已。他笨拙,爬繩網(wǎng)能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綁在上面下不來;他動作緩慢,單人四百米障礙能用上兩分五十五秒,還不算他被捆在繩網(wǎng)的那次;他反應遲鈍,格蘭特每次點名,到他那總得有兩秒以上的延時;他協(xié)調(diào)能力極差,走路時竟能被自己的腿絆倒。所有人幾乎都懷疑過,他是怎么進入這特種兵軍營的。后來,優(yōu)洲的同伴給大家做了解釋:N國政府十分反對成立國際混編部隊,但迫于優(yōu)盟和聯(lián)合國的壓力,不得不派夠應承擔的人員名額,于是他們隨便派去些認為資質(zhì)差的新兵蛋子,把優(yōu)秀的士兵留在國內(nèi)——反正遇到素質(zhì)差的士兵,國際混編部隊也會把他們退訓并送返回國,這樣也就當事的士兵受了點苦,政府卻沒什么損失。
可這樣一來,受苦的不止就是安迪爾,頭疼的也不止是格蘭特——全排都得跟著受罪。訓練中,全排的成績總是跟著安迪爾的位置變化而變化,他的位置越是在前面,身后的抱怨聲就越大,他就越緊張,動作就越讓人難以忍受,成績自然就越差。后來,也是別人的呼聲,也是自己學得聰明了,他每次障礙訓練都乖乖地走到隊伍的最后面。而每次,格蘭特都要記錄兩個成績,一個是倒數(shù)第二個越線后的成績,一個是加上安迪爾的成績。兩個成績總會相差個十秒左右。這似乎有些傷安迪爾的自尊,但沒人能有更好的辦法。兩分二十三秒和兩分三十四秒,傻子都知道選哪個做自己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