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5)

望子成龍 作者:海默


然而這些并不足以難倒周恩來,從他入學開始,便住宿在學校里,每天起床鐘一響就立刻起床、跑步,保持著在沈陽上小學時鍛煉身體的習慣。一開始,周恩來的英文很差,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他每天把全部課余時間都用來學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成績竟然名列前茅,小說的英文原著他也能看得懂。

周恩來不光在學業(yè)上有所成就,他還喜愛讀課外書,尤其是喜歡讀孫中山先生革命派辦的《民權報》、《民生報》,以及當時中外進步思想家的著作。在這些書報中,周恩來獲得了很多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開拓了自己的眼界。

在上學期間,周恩來還寫過一篇題為《一生之計在于勤論》的論文,在論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一生求學,惟青年為最大之時期,基礎立于此日,發(fā)達乎將來?!币驗橹芏鱽砬趭^苦學,品學兼優(yōu),校長特別喜歡他,稱他為南開最好的學生,同時還破例免去了他的學雜費。年輕時的周恩來,成了青年人學習的好榜樣。

勵志課堂:

席勒曾經說過:“怠惰是貧窮的制造廠;人不能奢望同時是偉大的而又是舒適的。重要的是要勤勉,因為只有勤勉,才不僅會給人提供生活的手段,而且能給人提供生活上的惟一價值?!鼻趭^是偉人不可獲缺的重要品質之一,如果沒有勤奮,沒有機遇,沒有熱情的提攜者,你就是再有天才,也只能默然無聞。

 9.齊白石掛角讀書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畫家,更是詩、書、印、畫都十分精通的千古偉人。齊白石一生勤奮,硯耕不輟,一天不畫畫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癢,創(chuàng)作多得驚人,好得出奇,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

齊白石出身貧寒,11歲就開始打柴、放牛、揀糞,13歲就扶犁、插秧、收稻,但他并不放松學習,“牛角掛書牛背睡”(齊白石晚年回憶詩),說明了幼時讀書之勤。15歲時,家里送他學木匠,這本是個養(yǎng)家糊口的手藝,木匠雖說為百工之首,比篾匠、泥匠、瓦匠略勝一籌,但也是在“匠”之列。但他出奇地勤奮,成為方圓百里有名的“芝木匠”。

一天,齊白石在山上專心讀書,忘了砍柴,糞也揀得不多,吃完晚飯又提筆寫字時,他祖母就嘆息著說:“伢兒,你投錯了人家?!睂τ谶@一兒時經歷,他在《自狀略》中這樣寫:

王母(即祖母)曰:“今既力能砍柴為炊,汝只管寫字。俗語云:‘三日風,五日雨,那見文章鍋里煮?’明朝無米,吾孫奈何?惜汝生來時走錯了人家?!庇谑菍ⅰ墩撜Z》掛于牛角,日日負薪,以為常事。可見,齊白石在砍柴的時候都不忘了勤奮苦讀。

勵志課堂:

正因為齊白石勤奮刻苦,才最終從一個牧童而為木匠,由木匠而為雕匠、畫匠;由于有這種勤奮和思考的精神,才有他中年時期的“五出五歸”,實現了由畫匠到畫家的轉變,這是質的飛躍;正是由于這種勤奮和思考才有他60歲時的“衰年變法”以及名揚中外的藝術成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