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周總理出訪亞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了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的工作人員不便拿給外國賓館去洗,只好請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并千叮萬囑洗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搓破。
周總理的飲食也是儉樸而有規(guī)律的,總理家里的飯菜很簡單,主食以粗糧為主,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說:“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笨偫砻看蔚酵獾匾暡旎蛑鞒謺h,都跟大家吃同樣的飯菜,從不搞特殊,并且在離開時一定付清錢和糧票。有一次,周總理到上海出差,聽說有的領導同志帶著夫人、孩子到其他地方,全部食宿費用都由地方開支,非常生氣?;乇本┲螅谌珖谌谓哟ぷ鲿h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無論哪個領導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開支,地方一概不要負擔,都要給客人出具賬單,由本人自付。這要形成一種制度。”一位專機機長曾經回憶道:一次,他看周總理吃飯的時候,掉了一個飯粒在桌上,總理毫不猶豫,立即連夾兩次才夾住放進嘴里,笑著吃了下去。
宋慶齡曾經說過:“周總理在個人生活和作風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樣,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勵志課堂:
周總理的生活是相當自律的,這反應在吃、穿、住、用、行等方方面面,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為人民做出卓越的貢獻,才有清晰的頭腦周旋于各國首腦之間,為新中國的外交打下了最為良好的基礎。
5.海盜羅伯茨
海盜史上最后一位偉大的船長巴塞·羅繆爾·羅伯茨,于1682年出生在英國的威爾士。羅伯茨不僅穿著古怪,而且行事作風更是特立獨行;做著殺人越貨的行當,卻虔誠地信奉基督。而在他兩年多的職業(yè)生涯中截獲400艘船的輝煌紀錄,足以令他睥睨全球同行,被人們稱為“黑色準男爵”。
盡管身為海盜,但羅伯茨有著非常復雜的人格內涵,首先和別的海盜不一樣,他從不喝烈酒,只喝淡茶,他還是一個非常注重章程的人。羅伯茨曾親自制定了一套船規(guī):
一、對日常的一切事務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表決權。
二、偷取同伙的財物的人要被遺棄在荒島上。
三、嚴禁在船上賭博
四、晚上8點準時熄燈。
五、不許佩帶不干凈的武器,每個人都要時常擦洗自己的槍和刀
六、不許攜帶兒童上船,勾引婦女者死。
七、臨陣逃脫者死。
八、嚴禁私斗,但可以在有公證人的情況下決斗,殺害的同伴的人要和死者綁在一起扔到海里去(皇家海軍也有類似規(guī)定)。
九、在戰(zhàn)斗中殘廢的人可以不干活留在船上,并從“公共儲蓄”里領800塊西班牙銀幣。
十、分戰(zhàn)利品時,船長和舵手分雙份,炮手、廚師、醫(yī)生、水手長可分一又二分之一份,其它有職人員分一又四分之一份,普通水手每人得一分。
羅伯茨不僅僅是規(guī)矩的制定者,更是嚴格的執(zhí)行者,這在海盜中是極為難得的品性。他酷愛華麗的衣裝,不好賭博,并堅持讓手下的人做祈禱。然而,海盜終究是“盜”,最終羅伯茨在幾內亞沿海地區(qū)被英國軍艦射殺。
勵志課堂:
在我們的心目中,海盜的形象總是十惡不赦的,然而羅伯茨卻以自律的形象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這說明嚴于律已對一個人來說有多么重要。因此,牢牢控制住自己的惰性、欲望和錯誤的情感,那么你的生活中將少了很多遺憾。
6.子罕——不貪為寶
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一位賢臣。據史書記載,當時宋國有一個人上山采石時,采到了一塊寶玉,心里非常興奮。這人想了好久用這塊玉來做什么,他擔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來想去,最終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里的大官,給自己謀個小差使,這樣自己的后半生就衣食無憂了。
幾天后,這個人就帶著寶玉來到了京城。他首先找到了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并獻上寶玉。然而子罕卻絲毫不為所動,不明原因地問:“我跟你并沒有交情,今天只是第一面而已,你為什么要獻寶玉給我?”那個人以為子罕懷疑這是一塊假玉,就立即解釋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而且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我今后的路還要靠大人指引?!弊雍泵靼琢藖砣说挠靡?,氣憤地說“我所擁有的珍寶就是不貪的品性,你卻把這塊玉石當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就都喪失了珍寶,倒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寶!”那人深深地被子罕的品格所感動。然而,這塊寶玉如何能在他手中留得住,于是跪下懇求道:“我是一個普通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于禍患,請您一定要收下。”子罕見這個人很可憐,于是暫時留下了寶玉,并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幫他把玉賣掉,將所得的錢全部交還給了那人,并派人送他回了家。
勵志課堂:
“一絲一毫關乎節(jié)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子罕的故事至今仍被流傳著,人們紛紛用“不貪為寶”這個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假如我們將來有一天當上了高官,也一定要像子罕一樣,去除貪念,將為百姓做實事當作唯一的任務和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