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人如其名”,一路走紅。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上解讀《論語》和《莊子》后,于丹成為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經典布道人。而據其演講稿整理而成的《〈論語〉心得》和《〈莊子〉心得》總銷量突破1000萬冊大關。對此,坊間用“學術超女”來形容于丹這位具有影響力的文化人,不過,于丹的走紅,也讓人疑惑不解,解讀傳統(tǒng)經典這事兒,很多人做過,為什么單單她紅了?
很多人或許并不清楚,擅長講述傳統(tǒng)經典的于丹,其本職行當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瓷先コ錆M現(xiàn)代感的影視傳媒似乎和《論語》、《莊子》這些圣賢書格格不入,而事實上,于丹正是讓今天的傳播媒介為實踐服務,從中取法,擺好傳播者與受眾的最佳位置,智慧地游弋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并用傳統(tǒng)經典的精髓,化解著現(xiàn)代人的精神困惑。
《〈莊子〉心得》開篇就講了個真實的故事:于丹的一個朋友,原來是做媒體的,后來改行做了房地產,資產越做越大,本來應該是很幸福的,但是幸福卻離他越來越遠,他總是擔心兒子上學后會被人綁架,于是選擇將家人送往國外,留下自己孤獨地在國內打拼。于丹由此感慨地說:“一個只擁有10 塊錢的人,他的快樂未必不如一個擁有億萬身價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錢,并不能決定它在你心里的分量?!?/p>
這就是于丹從《莊子》中悟出的“名利觀”。解讀經典,不單單要闡明文字包裹著的哲理,更應該知道它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指導意義。于丹立足經典又放眼現(xiàn)實生活。她對《論語》、《莊子》的解讀,決不限于將古文轉化為現(xiàn)代漢語那么簡單,她更強調閱讀經典對人心靈成長的裨益,更注重將圣賢思想的精髓,轉化為實際可用的處事原則。
如今從網上搜索于丹的信息,已達530萬條之多,可稱之為中國個人之最。從網上隨意搜索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于丹的演講足跡遍布中國各地,其中邀請者不乏各地的政府機關,而許多政府官員、企業(yè)家、大學者從不諱言是“魚丸”?!皩ΠY下藥”給現(xiàn)代人提供“心靈雞湯”。從這個意義上說,于丹是一位出色的布道人,也是將孔子的教學理念成果轉化為傳播理念而取得成效的傳播大師。
讀完于丹的《〈論語〉心得》,我慚愧了,并感慨萬分,可能她是成功的《論語》翻譯大師,以通俗的形式翻譯給大眾,她讓經典不再神秘,畢竟于丹沒有篡改《論語》。我想勸那些老學究或稱治學嚴謹的學者與其指責于丹,不如你也古為今用與時俱進,具體進到通俗易懂地翻譯經典,加入到于丹大眾傳播傳統(tǒng)文化隊伍中來。假如學士、碩士學習中文,學習先秦諸子等古典文學,而在博士進入傳播專業(yè),就比中文和哲學的學者多了一個翅膀,就更會利用大眾傳播駕馭中國古典,去弘揚祖國的文化。于丹的《〈論語〉心得》妙就妙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孔子的《論語》和東西南北、上下古今的人和事融合在一起,有條不紊地表述出來,組成各種各樣的畫面,讀起來深感內容豐富視野寬闊,活潑有趣,可讀性大矣!我想,這就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文理”在起作用吧!
如果說才華過人、魅力獨特的演說家就是今天的于丹,那么,只有現(xiàn)場聆聽于丹演說你才能體會在電視中完全沒有的信息場,現(xiàn)場的氣氛、聽眾的反應、現(xiàn)場發(fā)揮的細節(jié)等元素沒有被電視省略,完全真實展現(xiàn)在你面前。2007年5月在京都世界孔子學院論壇上,我現(xiàn)場聆聽了于丹的演講,為于丹演講展現(xiàn)的驚人才華,為觀眾頂禮膜拜的熱情感到震撼?!坝诘帷钡某霈F(xiàn),從于丹演說中的過人才華中可以找到答案。出色演說令人嘆為觀止。所以說“于丹熱”形成原因有很多因素,時代背景、國民心理、傳播工具的推廣等等都是關聯(lián)因素。但“于丹熱”形成原因中很重要的因素還有個人才華和個人魅力。對知識才華的欽佩折服,對知識女性、學者身份的魅力追逐,都是形成大量狂熱追隨者的原因。于丹是學術上的超級女生,能有更多的人選擇追逐學術超女,總比追逐文藝上的超女更值得提倡和鼓勵。追逐學術超女就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認同,而特殊魅力的學術超女實在太少太少了。雖然至今有人反對于丹,但聲音微弱難成氣候,從于丹書籍發(fā)行的奇跡,到于丹演說多次出現(xiàn)的爆棚奇觀,不難看出主流民意和主流價值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