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運動愈演愈烈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我們的地球上,一方面是全球化輿論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反全球化運動風起云涌。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都是我們必須嚴肅認真地加以研究的重大問題。
1999年11月底12月初發(fā)生在美國的“西雅圖風暴”,拉開了世界范圍的反全球化運動的序幕。由4萬人組成的全球化抗議者隊伍與警察在西雅圖發(fā)生了全面沖突,警察逮捕了310人,另有多人受傷。反全球化運動與推進全球化的國際峰會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舉行,前者與后者開展針鋒相對的斗爭,這是反全球化斗爭的第一種形式。
第二種形式是,反全球化運動與推進全球化的國際會議在同一時間但在不同地點舉行。前者對后者進行遠程對話和抗辯,但不會發(fā)生正面沖突,更不會出現暴力沖突。例如,2002年1月31日至2月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于美國紐約召開的同時,反全球化的世界社會論壇在巴西召開。美國的世界經濟論壇有100多個國家參加,巴西的世界社會論壇有150多個國家參加。世界社會論壇反對“由自由市場控制”的全球化,反對“新自由主義的過分做法導致的災難、不平等和不公正現象”。宣言主題是“為了抵制新自由主義、軍國主義和戰(zhàn)爭”。埃菲社說參加世界社會論壇的人數高達6萬人。
世界不少地區(qū)舉辦的全球化論壇,有的實際上是反全球化運動的第三種形式。這種形式的反全球化國際運動,與推行全球化的國際會議不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舉行,而是一種獨立行動。比如,哈瓦那全球化論壇。又如,2002年11月6日至10日,第一屆歐洲社會論壇在佛羅倫薩舉行,來自32個歐洲國家的約420個社會和民間團體的代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近4000個組織的代表共兩萬多人參加了會議,議題有“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南方貧窮問題”、“公平貿易”、“戰(zhàn)爭與和平”等。2002年11月9日,在佛羅倫薩,來自歐洲各國的上百萬人參加了歐洲社會論壇發(fā)起的大規(guī)模反全球化、反戰(zhàn)大游行,示威者的口號有:“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堅決反對美國對伊戰(zhàn)爭”、“反對美國稱霸世界”、“反對新種族主義”、“反對公共服務私有化”、“打倒跨國金融資本”、“不要轉基因食品”、“保護森林,保護水源”、“反對野蠻掠奪地球”等。
反全球化運動至少有以下特點:它是一種有著廣泛社會基礎的特殊的國際運動,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其鋒芒一開始就直接指向以美國為首的主導全球化的7國集團,指向依照7國集團制定的規(guī)則推行全球化的國際經濟組織;其發(fā)展十分迅速和活躍,發(fā)生的頻率很高,從1999年11月西雅圖世界貿易組織會議到2003年1月28日第33屆世界經濟論壇,在此期間至少舉行了21次大規(guī)模反全球化游行示威。
那么,是什么人反對全球化?從西方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參加反全球化的隊伍是由許多國家的多種非政府組織和多方面、多階層人士組成的,具有相當的廣泛性。既有來自西方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又有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非政府組織。此外,還有西方國家的社會活動家、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消費者利益保護者、宗教界領袖,有的是來自西方國家的工會領導人和勞工。既有全球化的直接受害者,更有全球化直接受害者的利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