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商觀念:“人寧貿詐,吾寧貿信”

話說徽商 作者:李琳琦


信譽是中國人處事立業(yè)的根本,是人際關系的重要準繩。因此孔子有言:

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講究信譽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爸敹拧保把远拧?,“言必信”,“信則人任焉”。這些格言警句一直是中國人立身行事的指南。

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徽州商人,恪守“信譽”二字,并自覺地將信譽貫徹到商業(yè)交往中去,在經商過程中樹立起牢固的信譽觀念。

在商業(yè)經營中,徽州商人大多薄利多銷,貨真價實,講究信譽,甘當廉賈。

賺錢、求利是商人的目標,徽州商人當然也不例外。但徽州商人往往怒斥那些乘人之危、牟取暴利的“貪賈”,而以“廉賈”為榜樣,持價平實,以薄利多銷的手段獲取合理、正當的商業(yè)利潤。這樣,徽商便贏得了信譽,占領了市場,得以發(fā)財致富。

清代嘉慶時歙縣商人鮑直潤曾說:

人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如果經商者一味抬高市價,使顧客覺得自己吃虧,那么顧客就不會來買你的東西,最終商人也就會失去顧客,失去市場,這是不善于經商的人所使用的方法。

這是徽州商人在長期的經商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與現代商業(yè)心理學的觀點也是相吻合的。因為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商家與顧客的關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關系。

徽商在商業(yè)交往的過程中,重然諾,守信用。凡借貸銀錢,收取存款,或為他人做事,或答應過別人的事情,徽商中的正直者都守信不渝。

徽商重然諾、守信用,反映了他們良好的商業(yè)道德。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時的官府衙門、朝廷官員、地方士人百姓都樂意向徽商提供貸款,或者將存款交給徽商經營生息,其他商人也愿意與徽商合作,從而使得徽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左右逢源。

在商業(yè)經營中,有人靠欺詐生財,有人靠誠信致富。大多數徽商在商業(yè)活動中能夠做到誠信不欺。

歙縣商人吳南坡在商業(yè)經營中貫徹“人寧貿詐,吾寧貿信”的原則。他童叟無欺,市不二價,尤重信譽,所以其出售的貨物如同今天的“免檢”產品,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商業(yè)經營大獲成功。

徽商通過守信建立起良好的商業(yè)信譽后,往往十分珍惜,極力維護這種信譽,看得比金錢更寶貴。

清代黟縣商人胡榮命在江西吳城鎮(zhèn)從事商業(yè)經營50余年,因童叟無欺、講究信譽而名聲大著。晚年,他罷業(yè)還鄉(xiāng),有人愿出高價借用他的名義經商,遭到他的拒絕。他說:

你果真誠實的話,又何必借用我的名義?想借用我的名義,說明你不誠實,最終會毀壞我的信譽。

講究商業(yè)信譽,是徽州商人崇奉的信條,所謂“經營信為本,買賣禮當先”,“買賣公平天經地義,童叟無欺誠信為本”便是他們在商業(yè)實踐中的經驗總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