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2)

大突破 作者:馬立誠


但是,張春橋還告訴我們,即使中國企業(yè)全部變成全民所有制,也不行。他說:“我們還必須看到,不論全民所有制,還是集體所有制,都有一個領導權問題?!?/p>

張春橋的文章接著引用了毛澤東的話:“毛主席1969年4月28日在黨的九屆一中全會上說過:‘看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搞是不行的,我們這個基礎不穩(wěn)固。據(jù)我觀察,不講全體,也不講絕大多數(shù),恐怕是相當大的一個多數(shù)的工廠里頭,領導權不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在工人群眾手里。過去領導工廠的,不是沒有好人。有好人,黨委書記、副書記、委員,都有好人,支部書記有好人。但是,他是跟著過去劉少奇那種路線走,無非搞什么物質刺激,利潤掛帥,不提無產階級政治,搞什么獎金,等等?!?,工廠里確有壞人?!褪钦f革命沒有完’?!?/p>

張春橋說,“舊中國是一個小生產像汪洋大海一樣的國家”,“林彪一類如上臺”,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會很快地發(fā)展起來。張春橋認為,中國的現(xiàn)實的情況是:

“我們的經濟基礎還不穩(wěn)固,資產階級法權在所有制方面還沒有完全取消,在人們的相互關系方面還嚴重存在,在分配方面還占統(tǒng)治地位?!?/p>

這就必須要堅持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在一切領域的“全面專政”。

張春橋說,“全面專政”的時間極為漫長。一直要到“在地球上”消滅了一切階級差別,消滅了產生這些差別的一切生產關系,消滅了和這些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系,并且要徹底改變由這些社會關系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這還不算,還要“使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產生,決不能在過渡的路上停下來”。

這也就是說,不單是中國,而且要在全世界消滅一切私營經濟,消滅私營經濟產生的所有土壤,要使整個地球上沒有一個人再想著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多掙點錢。否則的話,就是“在過渡的路上停下來”,就是一切前功盡棄。

這樣的目標,能夠實現(xiàn)嗎?

① 保育鈞:《呼喚理解》,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2002年,第27頁。

① 江山主編:《世紀檔案》上冊,團結出版社,1998年,第638頁。

是這樣?!鄙缯撜f,在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階級斗爭并沒有結束,資產階級人還在,心不死,他們一定會以十倍的瘋狂,企圖恢復他們失去的天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要粉碎他們這種復辟的圖謀,敲響殘存的資本主義勢力的喪鐘。

6月24日,全國第一個紅衛(wèi)兵組織——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wèi)兵寫了大字報《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文中說:“你們不是說我們太粗暴了嗎?我們就是要粗暴!對待修正主義怎么能纏纏綿綿,大搞溫情主義呢?對敵人的溫情,就是對革命的殘忍!”“我們是要掄大棒、顯神通、施法力,把舊世界打個天翻地覆,打個人仰馬翻,打個落花流水,打得亂亂的,越亂越好!”

在北京市紅衛(wèi)兵抄家、“砸四舊”的高潮中,7月4日,清華附中紅衛(wèi)兵又寫出大字報《再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文中說:“工人打倒資本家,農民打倒地主,剝削階級誣之為造反。無產階級造反的帽子真是光榮得很!今天,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等等產生修正主義的東西,都完全消滅了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產階級能不造反嗎?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怎么能不萬歲呢?”

27日,紅衛(wèi)兵們還寫了《三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

進駐清華附中指導運動的工作組看了大字報,非常緊張,質問大字報的起草者說:現(xiàn)在是共產黨領導,造什么反呢?紅衛(wèi)兵們在校內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7月28日,在北京海淀區(qū)的一次文化革命工作大會上,清華附中紅衛(wèi)兵把前兩論遞給了前來出席會議的江青,請她轉交毛澤東,由最高領袖定奪此事正確與否。

事情的結果出人意料地快。據(jù)當事人后來回憶,“8月3日,一位中央領導同志突然把我們召到釣魚臺,給我們看了一份令我們驚喜萬分的文件。當時中央正在開八屆十一中全會,全會的第二個文件就是《毛主席給清華附中紅衛(wèi)兵的一封信》,后面附著我們的‘兩論’。信是8月1日寫的。信上說:‘我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支持’……想想看,一個不容置疑的絕對權威,一位萬眾仰望的至高無上的領袖,對我們連說了三個‘熱烈支持’,這還得了嗎?我們當時的情緒大概只能用‘緊跟毛主席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來形容了……紅衛(wèi)兵立即成了最有光彩的稱號,人們紛紛放棄了自己組織五花八門的名稱而統(tǒng)歸于它?!雹?/p>

① 《一個紅衛(wèi)兵發(fā)起者的自述》:《中國青年》雜志,1986年第10期。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成為“文革”動員令。圖為陳

伯達修改稿的影印件。

上卷

跌倒與消失

(1949—1976)

★★★

★★★

★★★

① 轉引自《人民日報》1975年2月9日。

★★★

①《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8頁。

★★★

★★★

① 轉引自葉永烈:《張春橋傳》,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258頁。

★★★

① 據(jù)《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紀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315頁。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