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達:姑娘們的朗誦很精彩,她們演的是拉克曼尼諾夫,大家都喜歡——除了我之外。因為不幸的是,我不在場。
安德莉婭:對不起。
米蘭達:你知道我為什么會錄取你嗎?以前用過一個同你一樣高的女孩,有品位、有性格,全身心向往著我們的雜志。結(jié)果呢,卻令人失望,簡直就是愚蠢。此時,你出現(xiàn)了,我覺得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簡歷非常出色,而且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個工作狂。所以,我覺得你真的與眾不同,我就覺得應該給你一個機會,就錄取了這個聰明的,卻比較胖的女孩吧。我有希望。上帝!結(jié)果卻什么都沒有,你給我的失望絕對比所有過去的人給我的失望都大。
安德莉婭(鳴咽): 我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了,我 ……
米蘭達:行了,就這樣吧。
這一段的對話中,雙方都不愉快。下屬(安德莉婭)未能完成上級領(lǐng)導(米蘭達)交給她的工作任務,未能給領(lǐng)導安排好班機,讓領(lǐng)導錯過了參加女兒演出的機會。面對著既成的事實,“失望和指責”成為上級領(lǐng)導者米蘭達溝通的主旋律:“姑娘們的朗誦很精彩,她們演的是拉克曼尼諾夫,大家都喜歡——除了我之外。因為不幸的是,我不在場?!弊鳛樯霞?,米蘭達不僅僅就此事進行批評,還連帶出“后悔錄取”,不再就事論事,而是轉(zhuǎn)向了“對人”的指責。“你知道我為什么會錄取你嗎?……我覺得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簡歷非常出色,而且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個工作狂。所以,我覺得你真的與眾不同,我就覺得應該給你一個機會,就錄取了這個聰明的,卻比較胖的女孩吧。我有希望。上帝!結(jié)果卻什么都沒有,你給我的失望絕對比所有過去的人給我的失望都大。”這種以“失望”為主的指責殺傷力很大,很容易讓下屬變得灰心喪氣。
從對白中可以看得出,下屬安德莉婭對這種批評和指責,感覺非常痛苦,以致“嗚咽”。其實,從溝通的角度看,領(lǐng)導者的批評式溝通,很難起到正面的管理效果。因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下屬在整個被批評的過程中,考慮的都是為自己辯解,而不是從內(nèi)心上接受領(lǐng)導的意見。影片中的安德莉婭盡管是個上進心很強的員工,但是在面對領(lǐng)導的指責時,仍然在為自己的工作未完成找辯解的理由——“我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了,我 ……”然而正當下屬解釋之時,作為上級的米蘭達卻不耐煩地把她打斷了——“行了,就這樣吧?!边@次下級的上行溝通,被粗暴地中斷了。
不能為自己辯解,這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其實都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從米蘭達辦公室跑出去的安德莉婭,見到其同事——資深設計師奈丘爾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哭著說“她(米蘭達)恨我”。這種因事情處理不當而轉(zhuǎn)為對人的情緒對抗,往往都是企業(yè)中經(jīng)常存在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