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我為人人或人人為我(6)

幸福經濟 作者:〔美〕比爾·麥吉本


這些增幅不是因為進一步了解了抑郁癥而人為制造出來的。研究人員會用平常的非醫(yī)療術語提出問題,例如“你是否想過要自殺?”相反,抑郁癥顯然更像糖尿病,突然激增是因為近十幾年來人類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一些巨變。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那種改變可能是社區(qū)、人際交往和社會關系受到侵蝕。在美國很難找到沒有經歷過個人主義大幅提高的控制組①,就像你很難找到沒有電視的社區(qū),如果找得到的話,你就可以研究該社區(qū)的社會形態(tài)。盡管如此,有一組研究還是相當吸引人。賓夕法尼亞州老式阿米希社區(qū)的生活中沒有太多電器設備,但是人際關系豐富,當地人患抑郁癥的比例是鄰近地區(qū)的1/10左右。這并不是說阿米希社區(qū)沒碰到過任何麻煩,它們和世界上每個社區(qū)一樣,都有濫用藥物、家庭暴力、社會緊張等問題。但這就是重點所在,阿米希人可以求助的不只是個人,他們還可以靠社區(qū)來緩沖生活所帶來的打擊。

我們不可能成為阿米希人,大多數人從20世紀的轉變中獲得了許多好處,但是那些好處已經超過效益遞減點。如今經濟的復雜程度比標準的“效用最大化”經濟模式所指出的還要高得多。我們不需要成為阿米希人,但是我們確實需要建立適用于目前需求的經濟,而不是為了追求經濟增長而不斷重新調整生活。正如萊亞德在《幸福》一書中得出的結論:“目前追求自我實現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一心只想自己做到最好,生活就會變得太緊張、太寂寞,而你,則注定會失敗。”他還補充說:“許多經濟學家將人際互動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認為人際互動本身也是目的,這是很嚴重的謬誤?!睋Q句話說,到農貿市場不只是為了買番茄,也是為了交朋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