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銀行強行收購房屋的房主,親身經(jīng)歷了美國夢的破碎。夢,在人們沉悶地低著頭把屋里家什運出去的時候,望著不好不壞的物品猶豫要不要保留時,便化成了碎片。
對于普通美國人來說,美國夢就是房子、街區(qū)、車子、度假次數(shù)、下飯館次數(shù)、娛樂頻度等等,這些非常實在的東西。
而美國夢的背后,是每個月都要支付長長的賬單。R市居民的收入相當不錯,屬于全美上等收入的市鎮(zhèn),但大家用起錢來也像流水一樣嘩嘩淌。除了房子,還有貸款的車子,還有小孩子各類學(xué)習(xí)班和體育項目的費用,還有夫人的服飾,還有一定要存的孩子教育基金……華人那邊,還要多幾項支援國內(nèi)親友的開支。似乎人人都在抱怨:“錢怎么這么不禁花呀?”
雖然錢不禁花,但各家的日子還是過得紅紅火火,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份體面的職業(yè)。所以,早上催人起床的鈴聲是悅耳動聽的。你提著公文包出門時,無論是踏在白花花的雪地里,還是踩在濕漉漉的青草坪上,每一步落下去都是那么踏實。
可是這一天,當我開車上班時,突然看到鄰居琳達家門前掛出了“吉屋待售”的牌子,不由得心里一驚,難道他們要賣房子了?看來9·11事件摧毀的不光是雙子樓。
在我們這個小區(qū),沒有人不知道琳達。她家那棟房子是這里最漂亮的住宅,常??梢月牭骄蹠臍g歌笑語。多少次,女主人琳達化著淡妝,身著長裙,引導(dǎo)訪客穿梭于各大廳之間,微笑著回答客人們的贊賞。然而這個殷實、溫暖的家,將在賣房證書簽字的那一瞬間,崩潰得片瓦不留了。
聽鄰居說,琳達夫婦同時遭到解雇,他們決定首先把房貸包袱扔掉,所以非常果斷地賣房子。
鄰居補充了一句:“沒見過九二年的經(jīng)濟蕭條吧?那時候,我附近有不少家連賣房子的機會都沒趕上。哎,真是過十年就重演一遍啊。”
他說的這個情形,美國人叫“Foreclosure”。房主因為交不起房貸,拖了幾個月,最后連水電也付不起了,只好讓銀行把房子收走。
其實,不到萬不得已,銀行也是不愿意收購房屋的。再漂亮的房子砸在手里,換不出現(xiàn)錢來也沒有用。房產(chǎn)泡沫期,房地產(chǎn)商為拋售房屋,耍盡了花招。到這批人付不出貸款時,銀行連“重新貸款”的方法都不能用了,唯一的辦法便是“Foreclosure”。
被銀行強行收購房屋的房主,親身經(jīng)歷了美國夢的破碎。在他們沉悶地低著頭把屋里家什往外搬,望著那些不好不壞的物品猶豫要不要扔時,夢便化成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