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讀過那些試圖說明這種現(xiàn)象的文章--記得當時還覺得其中一些似乎言之有理--現(xiàn)在看來則完全不同,難以令人滿意。人們普遍認為這個大旋渦與菲羅群島①那三個較小的旋渦一樣,“其原因不外乎潮漲潮落時水流之起伏與巖石暗礁構(gòu)成的分水脊相碰,受分水脊限制水流便如瀑布直落退下,于是水流涌得越高,其退落就越低,結(jié)果就自然形成渦流或旋渦,其強大吸力通過模擬實驗已為世人所知。”--以上見解乃《大英百科全書》之原文①?;獱枹诘热送茰y莫斯肯旋渦之渦流中心是一個穿入地球腹部的無底深淵,深淵的出口在某個非常遙遠的地方--有一種多少比較肯定的說法是認為那出口在波的尼亞灣。這種推測本來并無根據(jù),但當我凝視著眼前的旋渦,我的想象力倒十分傾向于同意這種說法;當我對向?qū)崞疬@個話題,他的回答令我吃了-驚,他說雖然一說起這話題幾乎所有挪威人都接受上述觀點,但他自己并不同意這種見解。至于前一種見解,他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去理解;在這一點上我與他不謀而合--因為不管書上說得多么頭頭是道,可一旦置身于這無底深淵雷鳴般的咆哮聲中,你便會覺得書上所言完全莫名其妙,甚至荒唐透頂。
“你現(xiàn)在已好好地看過了這大旋渦,”老人說道,“如果你愿意繞過這巉崖爬到背風的地方,避開這震耳欲聾的咆哮,我將給你講一段故事,讓你相信我對莫斯肯旋渦應(yīng)該有幾分了解。”
我爬到了他所說的地方,他開始講故事。
“我和我的兩位兄弟曾有一條載重七十噸的漁船,我們習慣于駕船駛過莫斯肯島,在靠近浮格島附近的島嶼間捕魚。海中凡有旋渦之處都是捕魚的好地方,只要掌握好時機,再加上有膽量去一試;不過在羅弗敦一帶所有漁民之中,只有我們?nèi)值艹Hノ腋嬖V你的那些島嶼間捕魚。通常的漁場在南邊很遠的地方。那兒隨時都能捕到魚,沒有多少危險,所以人們都情愿去那兒??蛇@邊礁石叢中的好去處不僅魚種名貴,而且捕撈量大;所以我們一天的收獲往往比我們那些膽小的同行一個星期所得到的還多。事實上,我們把這營生作為一種玩命的投機--以冒險代替辛勞,以勇氣充當資本。
“我們通常把船停在沿這海岸往北大約五英里處的一個小海灣里;遇上好天氣,我們就趁著那十五分鐘平潮趕快駛過莫斯肯旋渦的主水道,遠遠地在那大旋渦的北邊,然后調(diào)頭南下直駛奧特荷爾摩島或桑德弗利森島附近的停泊地,那兒的渦流不像別處那么急。我們通常在那兒停留到將近第二次平潮,這時我們才滿載魚蝦起錨返航。若是沒遇上一陣那種能把我們送去又送回的平穩(wěn)的側(cè)風--一陣我們有把握在我們回來之前不會停刮的側(cè)風--那我們絕不會揚帆出海去進行這種冒險,而對風向的預(yù)測我們很少出錯,六年期間我們因為沒風而被迫在那兒拋錨過夜的事只發(fā)生過兩次,天上一絲風也沒有的情況在我們這兒十分少見;還有一次我們不得不在那邊漁場上逗留了將近一個星期,差點兒沒被餓死,那是因為我們剛到漁場不一會兒就刮起了狂風,狂風使水道怒浪滔天,那狂暴勁兒叫人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