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這個本可以成為結婚兩周年紀念日的日子里,她約拉塞爾一起喝茶。她后來說道,這個“在中國度過的日子陰雨綿綿,氣候潮濕,彌漫著無所事事的氣氛,蘊涵著令人驚訝的因素”。這位年輕的英國小伙子是個讓人掃興的家伙。她說,“我們就像兩只狗一樣相互嗅來嗅去,從來都沒有確定我們是否喜歡對方的氣味兒”。
很快她就明白了,拉塞爾并不適合自己。她和雷伯及揚交往得越多,就越覺得拉塞爾不如人意。在和雷伯交往的過程里,她覺得世界在不斷擴展,并充滿異常神奇;而與拉塞爾的交往,按照她自己的說法,“只是摧毀了我所有的每一份自然感覺,讓我沮喪到了極點”。她和他一起上船,最初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感到不安全。在她抵達中國之前,她認為(現在想起來當然覺得很愚蠢),“必須有個男人在我身邊”。拉塞爾以前到過中國,當時也希望能有機會再去中國。另外,他似乎很喜歡比爾。不過,露絲現在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這次旅行絕非兒戲。它絕不是一次通常意義上的探險活動,需要招募男子做一些特定的工作。這是一項使命。她不希望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減弱它的勢頭,更不允許它的精神受到玷污。
要理順各種關系,還有很多危險因素需要化解。除了拉塞爾之外,史密斯依然活躍在露絲的生活圈子里。他已經一無所有,時常到露絲的房間里拜訪她,他會一邊喝著兌水的威士忌,一邊聊著天,能夠找到的話資無非是探險活動的趣事、輪船航線以及地圖等。同時,還懷著陰暗心理警告露絲,前面會有很多災難在等著她。他對露絲說,你既不懂當地的語言,也不了解當地的人民,對地理情況更一無所知。他還對她說,不去收集其他野生動物樣本,只關注捕獵大熊貓,這是一種幼稚和不切實際的做法。露絲寫道,史密斯這位“動物學里的瓊斯”(這是露絲在一本講述自己探險經歷的書里對他的稱謂),“當然希望繼續(xù)履行先前與比爾所簽訂的協(xié)議。但是,首先我無力承受增加一個人手所帶來的負擔,此外,我對昆廷抱有極大的信心。他了解這個國家,懂得當地的語言;我認為,我并不需要一個外國人來從事這項工作;實際上,我不需要另一位外國人的介入;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已經看夠了大部分西方人在中國的傲慢態(tài)度,我從心底里對他們感到厭惡”。
這樣的態(tài)度必然會激怒史密斯和拉塞爾。他們對此的反應肯定不會限于竊竊私語。不過,露絲卻寸步不讓。她近來表現出來的更加強硬的態(tài)度表明,拉塞爾也要出局了。他們之間的性格差異令露絲難以接受。通過交談而解決問題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在9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她終于下定了決心。
她在給家里的信里寫道:“那個英國紳士不再參與哈克內斯的亞洲大探險活動了?!痹谌绾翁幚砼c史密斯的關系問題上,露絲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讓自己的態(tài)度變得強硬起來?!爸辽傥椰F在已經決定,我必須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必考慮其他什么人的想法?!彼詈蟮贸龅慕Y論是,“一個人必須心硬如磐石,只有這樣才能生存下去?!倍F在,她就可以這么做了。她具有足夠的力量和本領去這么做。她說道:“有的時候,哪怕你只有很小的一筆錢,你也必須高高揚起拿著鞭子的手。這有助于事情的解決?!?/p>
這并不是說,露絲打算采取一種傲慢的做法,或者成為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她感到,由于支付了拉塞爾到中國旅行的全部費用,按照公平的原則,她也有義務匯給他一筆錢,供他買飛機票返回美國。拉塞爾覺得,露絲讓他“在朋友面前露了大怯”,因此對她十分厭惡。拉塞爾以一種純粹的英國方式,更加彬彬有禮地回擊來自露絲的攻擊。露絲認為,這再明顯不過地證明,這個英國小伙子恨她“簡直恨到了骨子里”。
毫無疑問,在上海商量探險行程的過程里,她得罪了很多人。不過,她在中國文化中學到了足夠的哲學理論,使她能夠以一種哲學態(tài)度看待這些事情,因此,所有的紛爭都沒有讓她感到沮喪。是的,她說過,“我認為,吉里(原文如此)的表現十分糟糕,而史密斯的表現也很糟糕,他們都在設法從我這里騙到錢……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失為一件好事兒,所有這一切都值得去經歷,沒有這樣的經歷,生活將會變得扁平而了無生氣”。拉塞爾即將惹出更為激烈的事端,露絲對此毫無所知,直到遠在揚子江上航行的時候,她才知道這一切。
另外一些非常實際的事情,也在困擾著露絲:她和揚如何讓一只被囚禁的、四百多磅重的食竹動物生存下去?需要食用多少特殊的草料?一旦離開了盛產竹子的地區(qū),它們該怎么辦?科學文獻對這些問題沒有作出任何解釋。人們對熊貓的生存情況幾乎一無所知。
一天夜晚,夜已經很深了,露絲因為焦慮而無法入睡。突然,她有了一種頓悟。她所面臨的問題,是那些老式專家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她在考慮,是否可以捕捉一只熊貓寶寶,而不是一只成年的熊貓。這樣做,還能解決運輸的問題。這個幼小動物可以喂食按配方搭配的食物,而不是竹子,運送起來也十分方便。夢想發(fā)現一只熊貓,聽起來已經有點離奇,而如果想要發(fā)現的是一只熊貓寶寶呢?她認為,“這是一種真正的、徹頭徹尾的瘋狂”。不過,這是一種預感。她說道:“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細小的聲音在告訴我,做好準備,讓這個想象最終變成現實。”她很快從床上爬起來,憑借著臺燈的光線,匆匆為自己寫下了一段話,“護理用的瓶子,奶嘴,還有奶粉”。寫完這段文字,她就關上了臺燈。在她的一生之中,這是一份最有靈感的購物清單。
就當露絲在上海安然入睡的時候,在遙遠的四川省境內的邛崍山,一只懷孕的大熊貓正在不停地食用竹子。這只被中國人稱做白熊的黑白相間的熊貓,直直地坐著,伸出它的巨大爪子,輕松地摘取竹子上的枝葉。它爪子有可以彎曲的關節(jié),看上去就像有一只拇指分開、另外四只指頭合在一起的手。它把竹子的大頭放進嘴部深處,然后從嘴部側面拽出一些較小的枝葉,剝下綠綠的葉子,扔掉光禿禿的竹子竿兒。時值夏末,竹子依然茂盛,它盡情享用著汁多味美的竹葉。
在它享用美食的時候,安靜的大山里只有竹林發(fā)出輕微的聲響,那是竹葉在微風的吹拂下沙沙作響。這里的生活似乎一片寧靜。不過,就像所有的大熊貓那樣,它也生活在刀光劍影之中。
它畢竟是一只熊,天生就應該吃肉的。不過,就像它的同類那樣,它幾乎只吃竹子,不吃其他的東西。這片草地能夠給予的養(yǎng)料太少了,熊貓們必須全天候地尋找食物,才能滿足最低限度的營養(yǎng)需要。有一些動物,比如母牛,體內系統(tǒng)能夠消化堅硬的植物堅果,從中吸取足夠的營養(yǎng)。但是,大熊貓并不具備這樣的本領。隨著時間的演進,大熊貓的牙齒能夠更為輕松地咬破植物的堅壁,但是,它們的腸胃卻保留了食肉動物腸胃的所有特性。
按照當時一位動物學家的說法,大熊貓似乎“對進化毫無興趣”。無論它們的食物,還是它們的交配方式,乃至它們身上的顏色,似乎都沒有辦法讓它們長久地生存下去。然而,它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卻的確讓它們長存無恙。它們在地球這個星球上游蕩的歷史遠遠長于人類存在的歷史。這就是大熊貓的神秘之處:它們的生存歷史長達數百萬年,那些看起來會長久生存下去的動物卻早早絕跡了。
有關熊貓的種種情況,看上去都是相互矛盾的。然而,熊貓身上的矛盾之處,卻體現了中國的陰陽學說。這種熊類動物似乎命懸一線,卻比人類還生存得長久;它們身為食肉動物,卻像食草動物那樣的生活;這種孤獨生活的動物擅長于躲避外界的干擾,卻表現出它最具色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