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互相稱呼為“我最親愛的朋友”“我們家族最好和最可信賴的朋友”。
英國首相迪斯雷利也是猶太人,在英國政府的政治生涯長達三十余年。他從1838年就認識了羅斯柴爾德并成為羅家親密的朋友,他于1848年首次當選首相。1846年,萊昂內(nèi)爾·羅斯柴爾德就幫助迪斯雷利操作法國鐵路的投機生意。首相是資深政治家,同時是一位多產(chǎn)的文學作家,但在個人理財方面卻極不運氣,始終面對一團糟的欠債。多虧萊昂內(nèi)爾出手幫忙,僅1846年就幫迪斯雷利還了超過5000英鎊的欠款。
坊間一直流傳迪斯雷利個人財務狀況極糟,負債累累。而羅家的錢袋始終跟在他身后,出手料理著首相的欠款。對此羅家給予了正式否認,并列出一張清單,說明首相自己的收入,尤其是他發(fā)表文學作品所得的稿費,足以還清欠債了。的確,羅家作為債主應該對首相的財務狀況最為了解。
迪斯雷利和他的太太瑪麗安沒有孩子,幾乎把羅家的5個孩子視為己出,所有假日都同羅家共度。1845年夏天,瑪麗安宣布立羅家6歲的女兒伊芙琳娜為迪斯雷利夫婦全部財產(chǎn)的唯一繼承人。羅夫人夏洛蒂受寵若驚,謙遜推辭。但首相夫人已經(jīng)把遺囑都寫好了:“我們早是一家人了?!辈⑶野炎钚膼鄣暮滹椫付ńo伊芙琳娜佩戴。
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啊。
迪斯雷利虔誠信奉猶太教,將萊昂內(nèi)爾認作宗教信仰上的知己,二人在無數(shù)次傾心長談中充分交流他們對政治和國事的共同理念。
在迪斯雷利最出名的小說《科寧斯比》中,男主角被公認為是以萊昂內(nèi)爾和迪斯雷利為原型的綜合體,在出身背景、職業(yè)、宗教信仰、個性甚至是相貌上,男主人公儼然是萊昂內(nèi)爾的翻版。\[13\]
除了迪斯雷利首相,英國另外一位首相羅斯伯里伯爵甚至還成了羅家的女婿,他娶了漢娜·羅斯柴爾德。1884年,羅斯伯里時任英國外相,羅家倫敦銀行從剛發(fā)行的埃及貸款中撥出5萬英鎊給羅斯伯里使用,這筆錢就直接劃進漢娜的賬戶。羅家銀行越來越能將天下事、國事、家事融會貫通,一舉拿下。
由于政界關系做得到位,從186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總共發(fā)行了40億英鎊的各國債券,羅家承辦了其中的1/4的巨大份額。在他們之前的巴林銀行,其后的摩根集團,以及同時期的美國賽林格曼都難以望其項背,羅斯柴爾德銀行在世界金融市場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對于所有政治家而言,戰(zhàn)爭無疑是昂貴的。1899年,波蘭作家兼銀行家伊萬·布勞其估計,在主要歐洲國家之間開戰(zhàn)的費用大約是每天400萬英鎊。1902年,英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約翰·霍布森(John Hobson)說,只要羅斯柴爾德銀行和它的關系戶們反對,沒有一個歐洲國家能打得起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