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周恩來總理陪同尼克松總統(tǒng)參觀了“針刺麻醉”。這是一種不用任何麻醉藥劑的麻醉方法,中國醫(yī)生將一根又細又長的銀針扎進病人的手上,通上微電流,然后便開始進行手術,看著那血淋淋的手術場面,病人卻始終面帶笑容,沒有一絲痛苦的表情,尼克松總統(tǒng)驚訝萬分,大惑不解。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從新聞中清楚地看到了尼克松總統(tǒng)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國人運用的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麻醉方法呢?中國醫(yī)生解釋說,只要將一根銀針扎在手上的合谷穴,一種能量就會沿著經絡到達頭頸部,刺激大腦,這樣就可以產生麻醉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經絡呢?什么是穴位呢?它們究竟在人體內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經絡學說是中醫(yī)理論的核心之一。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中醫(yī)認為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認為這些大干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這些分枝被稱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經絡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絡脈和浮絡、孫絡等;與此同時,每條經脈上又有無數(shù)個穴位,人體內有300多個穴位,經絡和穴位一起共同構成了人體復雜神奇的經絡系統(tǒng)。具體見下表:
圖表4經絡系統(tǒng)經脈十二經脈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
手劂陰心包經
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
手少陽三焦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膽經
足太陽膀胱經
中三陰經足太陰脾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十二經別
十二經筋
十二皮部
絡脈十五絡脈
孫絡
浮絡
中醫(yī)認為,經絡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一旦被阻塞,人就會百病叢生。值得注意的是,中醫(yī)所說的“氣血”,并不是指血液,更多指的是“氣”,而“氣”則是一種微妙神奇的能量,類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所說的生物電流。尤為令人驚訝的是,經絡還是聲音的通道,如果我們在一條經脈線的任何一點輸入聲波,聲波就會沿著這條經脈運行。中醫(yī)通過針灸刺激穴位,就是為了疏通經脈,讓全身的能量運行暢通無阻,這樣人體就會百病不侵。既然經絡也是聲音的通道,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聲音的振動和聲波來刺激穴位,打通經絡。當聲音的振動頻率在經絡和穴位中不斷振動時,一個個穴位受到沖擊就會被震開,震動開的穴位通過經脈再將聲音的振動傳往下一個穴位、下一條經絡……這樣一來,全身的經絡和穴位都可以被打開。然而,最為重要的是,并不是任何聲音都可以刺激穴位、打通經脈。能刺激穴位的聲音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發(fā)出。我們一般人發(fā)音時,為了保持和控制氣息,會將氣吸到肺部,發(fā)聲時再將氣息提起,然后沖擊聲帶發(fā)出聲音;同時下肋還會用力外撐,腰部也會繃緊,以便控制氣息的消耗。但是,這樣發(fā)聲的結果卻造成了人體腰部一帶肌肉的緊張,聲音也僅停留在人體上半身的頭、鼻、口、喉、胸等腔體中共鳴振動。因此,人體在這種狀態(tài)下發(fā)出的聲音無法有效地刺激穴位,打通經脈。
刺激穴位的聲音一定要在放松全身肌肉、骨骼的基礎上,將聲音引導進經脈通道,只有這樣,聲音才會在經脈和穴位中形成共振。因此,在這里最關鍵的就是全身放松,腹要放松,肋要放松,橫隔肌要放松,背部要放松,舌頭要放松,脖子要放松,喉嚨要放松,呼吸要放松……下面,我們就具體介紹放松身體的幾個步驟:
第一步驟:放松肌肉
從最簡單和最自然的練習開始。這些練習可以幫助你伸展腹肌和后背肌肉, 這些部位的僵硬是影響我們發(fā)聲的重要原因。
練習 1伸展腹肌
采取坐姿,讓所有的肌肉放松,尤其要放松腿部肌肉。保持這種姿勢,將注意力集中在腹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