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勒斯滂②是歐洲和亞洲的交界點,也是波斯遠征軍進入歐洲的必經(jīng)之地。
滾滾海水分開了歐羅巴和亞細亞。要跨越這片咸水,就必須要有橋梁。薛西斯的奴隸們忙碌起來。腓尼基人用麻索架了一座橋,埃及人用紙莎草建了另一座橋。但是赫勒斯滂似乎厭惡這次遠征,兩座橋剛剛建好,就被海上的暴風完全摧毀。
薛西斯當時駐蹕薩爾迪斯,聽到這個消息,他無比震怒。薛西斯無法相信宇宙間居然會有力量,膽敢反抗他的意志。一道王諭從薩爾迪斯發(fā)出,橋梁的督工被全部處死,梟首示眾。但是除了這些可憐的工程師外,赫勒斯滂也要受到懲罰。
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對自詡為世界之主的薛西斯,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下令用皮鞭將赫勒斯滂鞭笞三百下,又將一副鐐銬投入大海,表示對它的懲戒。他還下令給赫勒斯滂的海水烙印。烙印師一邊把通紅的烙鐵伸入海水,一邊喊叫:“你這毒辣的水?。∥覀兊膰踹@樣懲罰你!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薛西斯大王也要從你上面渡過去!”(現(xiàn)在一些歷史學家爭辯說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認為波斯人信奉拜火教,崇拜水與火,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舉動。)
烙鐵發(fā)出嘶嘶的聲音,碧藍的海水默默無語,一如既往的洶涌流淌。
一個帝王對大海的憤怒,這是臆想嗎?這是真實嗎?希羅多德是在寫歷史,還是在講述一幕荒謬的戲?。?/p>
薛西斯下令重新修建橋梁,這次不再使用繩索和紙莎草,而是用船。
兩座浮橋橫亙赫勒斯滂,它們由六百七十四條軍艦組成,十二條粗大的纜繩把這些軍艦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巨大的錨鏈直沉海底,把軍艦牢牢釘在海峽上,以抗拒強勁的風暴。等船只排列好后,其上鋪設了一條木制通道。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僅僅是那十二條繩索,就重達兩千噸。波斯人首次修建浮橋的時候,遭遇失敗。后來靠著一個叫哈巴拉斯的工程師,才告成功。而這位工程師是個不折不扣的希臘人。希臘人的智慧被用來征服希臘。對于希臘的分裂和無助,這是一個最好的象征。
就這樣,歐洲和亞洲被十二條繩索捆在了一起。
薛西斯離開薩爾迪斯,全軍開往海峽。軍隊剛剛開拔,上天就降下了垂示:太陽忽然消失了。天空本是一片晴朗,沒有一絲云彩,瞬間卻從白天變成了黑夜。(現(xiàn)代天文學家認為這次日食發(fā)生在兩年后,希羅多德的敘述也許有誤)這也許是上天的預示,但它預示著什么?是波斯的衰落,還是希臘的滅亡?在謎一樣的氣氛中,波斯軍隊踏上了征途。
也就在這時,薛西斯接見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是一位顯赫的富豪,據(jù)說在整個帝國,他的財富僅次于國王本人。這位幸運兒的財富折合六十噸白銀和三十三噸黃金。(按現(xiàn)代的金銀價格,合五十五億人民幣。如果按購買力計算,則更高。)不久前,他曾盛宴款待薛西斯,并且表示愿意為遠征獻出全部財富。薛西斯對他大加贊賞。
這次他造訪薛西斯,是要提出一個小小的私人要求:他有五個兒子,全部被征發(fā)進遠征軍。他愿意獻出四個兒子,但懇請薛西斯留下他的長子。
薛西斯的回答是殘酷的。他向這個富豪怒吼道:“你這卑劣的東西!你是我的奴隸,你應當帶著全家和你的妻子,一起隨我出征,為我效力。而現(xiàn)在你竟敢向我提你的兒子?你的款待挽救了你和你四個兒子的命,但是你最喜愛的長子,要為此付出代價!”
再多的財富也對抗不了赤裸裸的權力。
富豪的長子被拖到面前,他的身體被劈成兩半,分別扔在道路的兩邊。波斯大軍從他的尸體中間穿過。而那位不幸的父親,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
這段插曲說明了帝國的精神:一個人的意志凌駕在億萬奴隸之上,隨心所欲地處置他們的命運。再多的財富在這個意志面前,也是不堪一擊。
遠征軍的目的,就是讓希臘也籠罩在這個意志之下。
處理完此事后,薛西斯大軍挺進赫勒斯滂。渡海前,波斯大軍接受了薛西斯的檢閱。在一個小山上設立了白石的寶座,薛西斯在寶座上俯瞰海濱。
幾十萬大軍擠滿了平原,千百只軍艦遮沒了海峽。這是力的盛宴,是人的海洋。
薛西斯愴然淚下。
當大臣問他為何哭泣時,薛西斯回答說:“悲憫之感涌上我的心頭,人的一生何其短暫啊!看著黑壓壓的人群,百年之后,就沒有一個人還活著了?!?/p>
這是史詩般的一幕。
幾十萬軍隊仰望著國王,國王在寶座上俯視著人群。時光輪轉,萬物流變。人群與國王都將化為塵土,留下的是一段不朽的傳奇。
薛西斯用黃金盞向大海行奠禮,又向太陽禱告,乞求神明保佑自己的遠征。禱告完畢,他把黃金盞投入大海。
波斯軍隊開始跨越浮橋,一共用了七天七夜,全部軍隊才轉移完畢。一個當?shù)厝艘姷酱司?,震驚不已。他認為薛西斯就是天神宙斯,他驚奇地問道:“這位天神完全可以憑借巨雷閃電,以一己之力摧毀希臘,那又何必率領著全人類去做此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