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肢可以表達表情所隱藏的深層心理
2.雙手環(huán)抱于胸前表示拒絕
3.思考時的手部自然動作
4.腳的動作比手的動作更能表現感情
1.四肢可以表達表情所隱藏的深層心理
既然內心深處的想法很容易從表情、眼睛中泄露出來,那么是否將眼睛蒙起來,或者盡量抑制臉上的變化就行了呢?可惜人們內心的想法,就好像剛痊愈的病人,越是不讓他出門,他越想出去走動,即使臉上表情受到壓抑,手腳也會明白地表現出來。
高興的時候我們會笑,雙手也會高舉、鼓掌,嘴里大喊大叫,用肢體來表現內心的喜悅。相反的,緊張時除了臉部肌肉僵硬外,有些人還會猛踢腳或者猛搓手。由此可知,除了臉部表情外,四肢是傳達心意或感情的重要輔助手段。
煩躁的精神病患者在心情興奮時,會不停地到處走動,雙手也不停地胡亂揮動,這便是精神病理學所謂的不安靜狀態(tài)。
其實,不一定只有精神病患者有這種現象,有時人們會一面打電話一面在紙上亂畫,等電話打完了,看看自己所畫的,卻都是些連自己也不懂的字或畫,而這便是下意識的深層心理表露。
有一部法國電影,在故事的開頭,是一個殺人兇手,從自己的房間打了一個電話出去。在他離去以后,沖入房間的警察在電話機旁的便條紙上,看到了一幅小女孩的畫像。警察調查到畫中女孩是兇手與年輕時拋棄的一名情人所生,于是警方即以這幅畫為線索,通過畫中女孩的母親,查出了案件發(fā)生當天兇手的行蹤。
在這部片子里,與兇手通話的對象,是一個與女孩完全無關系的人,但因為這時兇手內心深處念念不忘的,卻是自己的女兒,所以,他的手很自然地便畫出了女孩的臉龐。
其次,一面打電話一面玩電話線的動作,也是語言不能充分表達的思想或意識。又如我們在和人交談時,一旦情緒興奮了,手腳自然就會揮動,或者開始玩弄麥克風的線。東方人和外國人說話時,由于語言表達能力不夠,自然地會指手畫腳加上各種動作,以盡力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這些都表明,當內心活動比語言和表情更復雜時,自然便會向四肢尋求排泄通道。在大腦皮層的運動區(qū)域里,手與臉的區(qū)域特別大,顯然,表現感情的重要手段,除了表情、嘴巴和眼睛外,接下來即是雙手。
2.雙手環(huán)抱于胸前表示拒絕
現在舉幾個常見的手腳動作,來分析其內在心理狀態(tài)。首先是雙手環(huán)抱于胸前的動作,這動作具有蓋住人最重要的器官――心臟之意,即含有保護自己不受對方傷害的意思,所以可以認為這是在表示拒絕。
其次,因為看不見手掌,可解釋為手里可能藏有某種武器,即隨著拒絕對方的意識的強烈,如果有必要,環(huán)抱的雙手可以立刻轉變?yōu)楣糇藙荨?/p>
不過,最近的年輕人做這種雙手環(huán)抱于胸前的動作時,好像還加入了一點新的含義,即觸摸、愛惜自我的心理。與其說他們是在“人際關系”中生存,不如說他們采取了把重點放在“自我關系”的生存上。因此,年輕人做出這種姿勢時,不一定是在對他人表示拒絕,而可能是一種愛自己、重視自己的新生存方式的表現。
相形之下,女性很少將雙手環(huán)抱于胸前,但也不可因此認為女性就沒有拒絕心理,只不過女性表示拒絕的方式不同罷了。也許你注意過這樣的動作――雙手拄在桌子上支著自己的下巴或面頰,這種動作的深層心理與男人的雙手環(huán)抱于胸前相同,也是以手造成圍墻來拒絕對方。
還有一些表示拒絕及防衛(wèi)心理的手部動作。例如獨自居住的單身女性,遇到討厭的推銷員來訪時,她即使把房門打開了,也不會讓推銷員進入,而是伸手去阻擋對方。人的手背不如掌心重要,所以,將手掌心對著對方的拒絕,便是相當強硬的拒絕心態(tài),是絕不可以輕易忽視的。
3.思考時的手部自然動作
以手摸頭是一種常見的動作,這是強調正在用腦筋考慮事情。有的人甚至還敲頭,或是向上梳動頭發(fā),或者把手放在太陽穴上等。手的動作和思考的速度成正比,當思考的速度加快時,手的動作
也會很頻繁,有新的構想產生時,摸頭的速度變快即是此因。
有時同樣在思考,但手并不是去抓頭,而是去支下巴,這就表示思考的速度變慢,所以集中度也較弱。
與此不同的是一手握拳打自己的另一手掌心,或者將自己的指關節(jié)扳得咔咔作響,這種人多半對自己的體力充滿信心,或者也可解釋為威嚇對方的動作。不過,這時候當事者腦中往往并沒有在思考,所以面對這樣的人時絕不要屈服于其威嚇,只要以理相對,自然可以輕易擊敗對方。
另一種女性較常見的動作,即說到自己時以手指著自己的胸部,是缺乏信心的表現,需要以自己的動作來確定自己的存在。不過,男性化的女性就很少有這種動作,或者這可以說是一種自戀現象。
4.腳的動作比手的動作更能表現感情
腳的動作大部分都能表現感情的強烈程度,甚至比手更單純。情緒高昂時,人們常會抖腳、踏腳甚至跳腳。例如聽搖滾樂時,都是以腳打節(jié)拍同時扭動身體,但隨著音樂的復雜化,如果不加入手的纖細動作,就會跟不上音樂,因此,還是把腳的動作當做感情的指標為宜。
不過,把一只腳提起架在另一條腿上的蹺腿動作,有時也可以反映出人際關系的特性。比如,推銷員在星期天去做家庭訪問,必定會注意受訪夫婦蹺腿的順序。如果是妻子先換腳,然后丈夫跟著換,可
認為是妻子比較有權力。你只要針對妻子進攻,90%可以成功;若情形相反,當然是丈夫比較有權力,這就需要針對丈夫進攻了。
根據這種說法,也可以看出公司內的上下地位與新老關系。又比如蹺腳姿勢很堂皇的人,當然是充滿了自信,反之就表示其人無信心,或者是內心有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