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株式會社DeNA的南場智子社長來說,她是我當年在麥肯錫擔任面試考官時唯一一個給“◎”的才女。后來,她曾一度高升到麥肯錫公司的董事合伙人職位,年收入是其他一流企業(yè)同齡上班族的8倍,但她最終還是舍棄了這一切并選擇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
同樣,給“◎”評價的還有一名叫約翰?樸(John JPark)的韓國人。他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就讀的時候,曾以亞洲俱樂部會長的身份邀請我去給他們演講。第一次見面時就發(fā)現(xiàn)他不僅說話條理清晰,而且充滿自信。后來,當我勸他畢業(yè)后直接到麥肯錫公司工作時,他婉言謝絕并回到了韓國?,F(xiàn)在他既是首爾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風險投資公司ASIA evolution的首席執(zhí)行官。
從麥肯錫公司跳槽并獲得成功的典型代表有IBM前首席執(zhí)行官路易斯?郭士納(Louis V Gerstner)、摩根士丹利前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裴熙亮(Philip Purcell)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IBM公司因未能及時跟上時代潮流而瀕臨破產(chǎn)。當時的首席執(zhí)行官約翰???怂梗↗ohn Akers)被解雇,公司還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尋找最佳繼任人選。獵頭公司先后推薦了7名候選人,但其中6人拒絕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當時的IBM就好比是一艘“下沉的巨輪”。
但正是最后一位候選人郭士納先生,最終答應接手IBM,并聲稱“這個可能比做餅干還有意思”。當時的郭士納先生正擔任納貝斯克食品集團(RJR Nabisco)總裁,而我在麥肯錫擔任IBM全球戰(zhàn)略總監(jiān)。在郭士納就任首席執(zhí)行官后不久,我就前往IBM并向他詳細說明了公司現(xiàn)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及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等。當時,郭士納先生對計算機行業(yè)可以說是一個門外漢。盡管如此,他仍有膽量接手IBM首席執(zhí)行官一職,顯然不是輕率之舉,更令人震驚的是他竟然挽救了IBM,也因此獲得了“鐵血宰相”稱號。
裴熙亮是被美國零售業(yè)巨頭Sears Roebuck公司從麥肯錫挖走的。當時雖然位居副總裁,實際收入?yún)s不如麥肯錫。但沒幾年,Sears Roebuck收購了DEAN WITTER證券公司并由裴熙亮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之后,他又把公司成功推銷給摩根士丹利并自己擔任摩根士丹利的首席執(zhí)行官,這也是被收購方反過來管理收購企業(yè)的罕見的特殊案例。
這些成功人士具有以下三個共同特征。第一,他們深知人生就是不斷挑戰(zhàn),不斷冒險的過程;第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管別人是怎么看的,也不計較收入的多少;第三,具有強烈的欲望,不斷進取。一句話,他們是典型的“冒險家”。他們并不追求“安居樂業(yè)”,而是不斷挑戰(zhàn)自我,證明自我,即使失敗了,也會笑著面對人生。
能否像安藤忠雄、迪士尼那樣在空白處描繪出未來藍圖
在新大陸經(jīng)濟時代,到底什么樣的人具備發(fā)展的潛質(zhì)呢?
最典型的莫過于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先生。安藤先生完全是靠自學成才的傳奇人物,只要有一支畫筆和圖畫紙,他就能在很短時間內(nèi)確定概念并畫出設計效果圖。看他那么輕松就畫出一幅圖來,不免有些擔心,于是問他:“這種結(jié)構(gòu)沒有什么問題吧?”他就會說:“那不是我的事兒,接下來就看東大秀才們?nèi)绾尉_測量了?!笨瓷先ザ际且恍┏橄蟮臇|西,但能把想象中的畫面描繪出來的建筑師估計只有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