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論分工(5)

國富論(全譯本) 作者:(英)亞當·斯密


在一個施政完善的社會里,分工之后,各行各業(yè)的產出大增,因此可以達到全面富裕的狀況,將財富普及到最下層人民。每個工人的產出,除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之外,還有大量的產品可以自由處理;其他每個工人的處境也都一樣,因此能以自己的大量產品,交換大量的產品,或者說,交換其他工人的大量產品。自己大量供應別人所需的物品,而別人也同樣大量供應自己所需的物品,于是普遍富裕的狀況自然而然地擴散至每個社會階層。

且看文明繁榮的國度里最普通的工匠或零工的日常用品吧。你會發(fā)現,和這些日常用品有瓜葛的人數之多,簡直數不勝數。雖然其中許多人的工作,只有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和生產那些日常用品有關。例如,零工身上的毛外套,盡管看起來粗糙簡陋,卻是許多種工人勞動結合的產物。牧羊者、剪毛者、梳毛者、染毛者、粗捻者、紡紗者、織布者、蒸洗者、整布者,以及其他許多人,必須將各種不同工作結合起來,才能完成那件粗糙簡陋的外套。此外,想想看,這經常也需要許多商人和運輸者,把材料從其中某些工人的手上運至遠方其他工人的手上;還需要許多生意談判與河海航行,需要眾多造船者、水手、船帆與船韁制造者,才能從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取得染毛者所需要的染料!而為了生產前述某些最貧窮的工人所使用的最不起眼的工具,又需要多少種不同的勞動!姑且不論一些復雜的機器,諸如水手用的船只、蒸洗布匹用的機器,甚至織布用的織布機等等,哪怕是只考慮牧羊者用來剪羊毛的剪刀。想一想,為了制造這種極其簡單的工具,需要多少種不同的勞動?礦工、熔礦爐制造者、伐木者、燒制木炭供熔爐使用的工人、制磚者、疊磚者、照料熔爐的工人、安裝或修理熔爐的工人、鍛冶工與打鐵匠等等,所有這些各行各業(yè)的人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做出這種簡單的剪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