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行到位,不僅要看結果,也要看投入產出。
同樣的執(zhí)行,運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投入的成本就有很大的差異,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真正到位的執(zhí)行,是能夠以合適投入獲得最大成效的執(zhí)行,這是執(zhí)行到位的第二個標準。
“會道的一縷藕絲牽大象,盲修者千斤鐵棒打蒼蠅”
一次,我到云南昆明培訓職業(yè)經理人。利用空閑時間,我去了一趟著名的圓通寺。在圓通寺門口,我看到了一副至今印象還十分深刻的楹聯(lián):
“會道的一縷藕絲牽大象,盲修者千斤鐵棒打蒼蠅”。
這副楹聯(lián)對我觸動很大,表面上看,楹聯(lián)似乎說的是修行的事,但實際上,它卻可以聯(lián)系到方方面面。
在執(zhí)行中,它正好說明了“以最合適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這個觀點。
“會道”可以做多種解釋,如善于修煉、能切中要點、會思考、有方法、善于解決問題等,從而達到以小搏大、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會道的”和“盲修者”就好比兩種完全不同的執(zhí)行者:
前者用最小的投入,獲得了最大的效果。
后者則用最大的投入,換來了最小甚至是得不償失的效果。
所以,在執(zhí)行中,要做“會道的”,而不要學“盲修者”。敬一丹是中央電視臺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在她的工作中,曾執(zhí)行過無數次任務,但其中最有挑戰(zhàn)性也最精彩的一次,可能是在朱镕基總理到中央電視臺視察時,請朱總理為《焦點訪談》節(jié)目題詞。
因為在此之前,朱镕基總理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絕不題詞。而且確實多年來,從來沒有哪個電視臺獲得過總理的題詞。
當敬一丹接到這個任務時,一方面非常高興,另一方面也感到了執(zhí)行的“高難度”,她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如何才能既完成任務,又不違背總理“不題詞”的諾言呢?
1998年10月7日下午,朱镕基總理一行人來到了中央電視臺,并與臺里的領導和《焦點訪談》節(jié)目組的編輯、記者進行了座談。
當座談進行到氣氛最活躍的時候,敬一丹感到這是難得的好時機,于是立即走到朱總理面前說:
“總理,今天來的記者不到我們節(jié)目組人數的十分之一,許多人都在外地為采訪而奔波,非常辛苦。他們也非常想到這里來,想跟您有一個直接的交流。但他們以工作為重,今天沒能到這里來。您能不能給他們寫幾句話?”
敬一丹說得既誠懇又婉轉,然后把紙和筆恭恭敬敬地遞到朱總理面前??偫砜戳司匆坏ひ幌?,笑了,然后接過紙和筆,欣然寫下了“輿論監(jiān)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十六個字。
總理寫完,全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將氣氛推入到了高潮……毫無疑問,敬一丹是個“會道”者,面對高難度的任務,她并沒有采取硬碰硬的方法:直接請總理題詞,而是用真情實感和合情合理的理由,并巧妙地避開“題詞”這個話題,最后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執(zhí)行到位,不僅要看結果,也要看投入產出,要學會運用方法、技巧和時機等,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最佳的效果。
“說不破一車書,說破一張紙”
執(zhí)行要想以合適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成效,表達到位也是一個關鍵。
因為很多時候,執(zhí)行的過程就是一個說服別人的過程,話能否說到點子上,就變得至關重要。
正所謂“說不破一車書,說破一張紙”,話不到位,說得再多也沒用;而能夠說到點子上,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
說話要想到位,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把話說到別人心坎上。
說話要到位,就要把話說到別人心坎上,引起別人的共鳴。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的引灤入津工程曾一度因炸藥供應不上面臨停工、延誤工期的困境。領導心急如焚地派工程部的李連長帶車到東北某化工廠求援。
李連長晝夜兼程趕到化工廠供銷科,可得到的答復卻是:眼下沒貨!
他找到廠長,但廠長很忙,沒時間聽他多解釋。于是他就跟進跟出,一有機會就講幾句。但廠長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
“眼下沒貨,我也無能為力?!?/p>
但他還是不死心,廠長看他跑來跑去也很辛苦,于是給他倒了杯茶,并勸他另想別的辦法。
李連長喝了口茶,立即找到了新話題:
“這水真甜??!天津人可是苦啊,喝的是從海河槽里、各洼淀中集的苦水,不用放茶葉水就是黃的?!?/p>
然后他一眼瞥見廠長戴的是天津產的手表,于是接著說:
“您戴的也是天津表?聽說現在全國每十塊表中就有一塊是天津的,每四個人里就有一個人用的是天津的堿,您是辦工業(yè)的行家,最懂得水與工業(yè)的關系。造一輛自行車要用一噸水,造一噸堿要160噸水,造一噸紙要200噸水……引灤入天津,解燃眉之急?。]有炸藥,工程就得延期……”
說著說著,李連長動了情,而聽著聽著,廠長臉上的表情也開始變得柔和起來:很顯然,他被打動了。
最后,廠長拿起電話下了一個命令:“全廠加班三天生產炸藥!”
三天后,李連長拉著一車炸藥返程了。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李連長沒有談自己日夜兼程是多么辛苦,也沒有說完成不了任務自己回去無法交差,而是字字句句都在談天津人喝不上、用不上水的痛苦,事真,情也真,這樣一來,不打動人都難,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二)好處讓人看得見。
說話到位的另一個要點,就是好處讓人看得見。
大家都知道,由于農村的消費能力相對較低,因此要在農村打開冰箱銷售市場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但海爾的冰箱產品代表劉恩剛卻用最簡單的幾句話,很快就將他負責的農村市場打開了。劉恩剛是山東淄博工貿冰箱產品代表,負責廣饒縣等三、四級市場的冰箱銷售。
為了給農村的專賣店提供支持,他想了很多辦法,考慮到農民很少看報紙,他選擇了將廣告“刷”到靠近馬路的墻上的方式進行宣傳,這樣老百姓天天從路邊經過,一眼就看到了。
接下來,關鍵就是在墻上刷什么內容了。為了這幾句“廣告詞”,他可沒少下工夫。
農民收入比較低,買東西總要再三權衡,對于他們來說,實惠是最重要的。
想到這里,廣告詞也就出來了:“海爾冰箱,三天一度電,一天耗電不到兩毛錢”。
“廣告墻”一出來,效果非常好,前去咨詢的老百姓絡繹不絕,這也讓專賣店的老板信心大增,都開始積極銷售海爾冰箱,特別是高端的三門冰箱。
結果,劉恩剛負責的這個三、四級市場的銷售一直穩(wěn)中有升,連續(xù)三個月超額完成目標,在全國產品代表排名中居第三位。這就是“好處讓人看得見”帶來的效果,對于農村老百姓來講,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耗電問題,而一句“三天一度電,一天耗電不到兩毛錢”讓他們知道了海爾冰箱的實惠,自然也就愿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