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 ”,大一新生軍訓的口號伴隨著食堂的飯香一起從我的身旁掠過。如今看到了比自己低了十屆的小同學們,突然有種被淘汰的感覺。在清華,哪一年入學的就稱為“幾字班”,1998年入學的是“八字班”,2005年入學的就是“五字班”。每十年,“字班”就會是一個輪回。相同的“字班”,相同的班號,意味著又會有一個集體和十年前自己的班級擁有相同的名字。當有人再說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已經(jīng)不再是說自己。
軍訓的新生們,除了身上的迷彩服替換了當年自己的“紅衛(wèi)兵”服,每個新生的褲腰上還都是一圈白白的汗鹽印,膚色還是被曬得黝黑,女生還是人數(shù)很少而且質量不高。望著他們,我在猜想哪一張稚嫩而疲憊的臉,就是昨天的自己。
因為同學聚會,我時不時回到清華?;叵肫鹗昵扒迦A東門的平房和土路,如今喧鬧、繁華、充滿韓國人的五道口讓我有些迷茫和失落。一邊是漲到了兩萬多一平方米的“華清嘉園”,一邊是高樓林立的清華科技園,夾縫中才又看到了心目中原本高大雄偉的清華主樓。
只有重新漫步在綠樹參天的清華南北主干道上,我才又找到當年做學生的感覺,才又感受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深厚底蘊,才又重溫了在中國最好的大學里上學時的安靜與幸福,才又回憶起在這里生活七年的每一點、每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