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說明的是,三代即便如此,也不能說中國人就全部是亞伯拉罕的后代,中國境內(nèi)三代之前有人存在,而且即便在三代期間其統(tǒng)治階層中也不全是以上提及的亞伯拉罕后人,情況會非常復雜,我們只能提出以上主線,并在這個之上去推測人種的問題。
假如確實是但人成為周朝的主人,并且他們在周前就來到中國發(fā)展,那么他們肯定帶來了新的宗教,不同于商朝祖先遺留下來的宗教。由于商人很可能是任何神靈都拜的人,所以除了以前他們知道的神靈也欣然接受了但人帶來的新宗教,并且這個新宗教很可能還是強加于他們的,因為那可能是“天命”。
為什么商朝武乙曾經(jīng)射天辱神,許多人認為不太合理。其實套入以上的模式就可以推理。原本商朝是信仰自己的薩滿神靈的,突然在3500年前一神教出現(xiàn),尤其是但人與猶太人的到來打破了商人的寧靜生活,而且?guī)チ怂麄円稽c也不愿意接受的新神?所以在考古中會發(fā)現(xiàn)商人既信仰“上帝”同時又有多神崇拜。最讓商人不高興的是,很可能但人對他們提出了一些過分的政治要求,甚至狐假虎威對他們造成了危險。然而在嚴格的宗族制度下,商人必須聽命于后來者,所以會忍氣吞聲,但個別統(tǒng)治者會帶出情緒來。武乙是商朝倒數(shù)第四個商王,距離商朝滅亡的時間已經(jīng)很近了,此時商周的矛盾公開化,所以射天辱神就不僅僅是對神的不滿,而是一種影射。
從這里再一次扯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秦始皇對于周人的憤恨可能同樣是與武乙類似的心理。秦這里表示著中國文明的成熟以及與中東的斷根,實際上這是一種對舊的宗族制度的挑戰(zhàn)。而秦王朝之所以那么快地滅亡,也可能不簡單地是大家看到的景象,恐怕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廣泛冒犯舊貴族的問題。
當然以上是猜測,部分比較有說服力,部分就比較牽強附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