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里,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王均瑤(均瑤集團前董事長)
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于那些敢于抓住時機,敢于冒險的企業(yè)家。
——鄭周永(韓國現(xiàn)代創(chuàng)始人)
如果我必須以一個字眼來形容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那就是果斷。
——李·艾柯卡(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
真正的勇氣就是秉持自己的意見,不管別人怎么說。只要確定你是對的,就堅持你的信念,無怨無悔。
——比爾·蓋茨(微軟創(chuàng)始人)
《韓非子》中講述了一個故事: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這就是成語——濫竽充數(shù)的由來。人們都嘲笑南郭先生的落跑,卻沒有想一想,宣王之時,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跟幾百位會吹的人得到相同的待遇。為什么?因為他膽兒大,敢于冒風險。
膽大,可能有風險,也可能沒有風險,但收益可觀;膽小,沒有風險,也沒有收益。換句話說:膽大是找死,但可能死中求活;膽小是等死,而且必死無疑。所以說“撐死膽大的”,如果你是“膽小”的呢?雖然不一定真的會被餓死,但一生充其量也只是忙忙碌碌地找飯吃,不會有太大的成功。事實也一再證明,成功者都是“膽大包天”的。
日本三洋電機的創(chuàng)始人井植歲男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他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yè)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干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chuàng)業(yè)的秘訣吧。”井植點點頭說:“行!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2萬坪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薄皹涿?棵多少錢能買到呢?”“40元?!本灿终f,“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用由我支付,以后3年,你負責除草施肥工作。3年后,我們就可以收入600多萬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聽到這里,園藝師卻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最后,他還是在井植家中栽種樹苗,按月拿工資,白白失去了致富良機。
人們常常會用“膽量”這兩個字來說明敢想敢干、敢作敢當?shù)木?。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和矛盾。處理這些問題,解決這些矛盾,需要有經(jīng)驗、有智慧、有謀略、有才干;同時,還有一樣東西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膽量。所謂膽量,通俗地講就是要敢于想別人所不敢想的,做別人所不敢做的,為別人所不敢為的。一句話,就是人家不敢的,你敢,這就是膽量。對于想要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的人來說,膽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1973年的中國還處在“文革”的動亂之中,貧窮的中國被推向經(jīng)濟崩潰的邊緣。而就在那一年,20歲的上海人陶新康卻以1萬元的資金,用集體的名義在奉賢辦起了蔡橋家具廠。奉賢是當時上?!案钯Y本主義尾巴”割得最兇的地區(qū),陶新康卻敢于逆風而上,戴著“集體”的“紅帽子”,悄悄地走向了市場。家具廠一共有十幾名職工,大多是原來的木匠哥們兒,人雖少,但個個身手不凡。當時最困難的是搞原材料,因為那時的木材是統(tǒng)購統(tǒng)銷物資,私人買賣是犯法的。陶新康憑借自己的才智,先湊些購貨券去買些當時十分緊俏的手表、縫紉機和自行車,然后用這些緊俏商品去江西換取木材。小小的家具廠在陶新康的掌舵下,在波濤洶涌中安全顛?了十幾年,雖說并不一帆風順,卻使陶新康的意志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煉。當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還沉睡在計劃經(jīng)濟的搖籃中時,陶新康已從市場中悟得了市場經(jīng)濟的真諦。即便在十幾年之后,陶新康的行為也還是不被允許的。當時是集體經(jīng)濟時代,沒有人敢冒著坐牢的風險去搞私人企業(yè),他的親戚朋友也都勸他不要冒險,老老實實地工作最好,但是他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正是因為他過人的膽識,使他后來成為成功的企業(yè)家。
1986年,城市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大潮撲面而來,時年33歲的陶新康感到:可以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他考慮到東北是我國森林覆蓋面積最大的域,木材資源豐富,又是計劃經(jīng)濟“冰封”最深的地區(qū),市場資源充沛。于是他再一次做出大膽決定,毅然決定離開上海,去東北的莽莽原始森林開疆拓土。再一次遭到所有人反對的他,依然以極大的勇氣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去了東北。經(jīng)過多方面的洽談,他很快就從吉林、黑龍江等處的8個林業(yè)局手中承包了12條板材生產(chǎn)流水線,開始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