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說語言與詩歌(3)

讀小說,寫小說 作者:石映照


蘇軾的一段話也是很對小說路子的: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其它,雖吾亦不能知也……

《藝概》也有一段:文之神妙,莫過于能飛,莊子言鵬“怒而飛”,其文無端而來,無端而去,殆得“飛”之極也。又說: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這都是可借用為小說最好的經驗之談。

王國維“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也可引為小說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币驗橛形遥裁炊际俏铱吹降?,我就是全知全能視角,這是現(xiàn)代小說特別忌諱的一點,但是沒有我呢?怎么解決虛構中的讀者感受?現(xiàn)代主義大師們對此也是意見不一。比如伊夫林?沃就說:“以第一人稱寫小說是可鄙的?!倍习!镀蒸斔固睾托≌f》卻認為普魯斯特做得極為成功,并大為感嘆地說:“這個如此清楚簡單的第一人稱,來歷卻堪稱復雜和模糊,它并非天賜,而是通過了不懈的斗爭,既克服了懺悔錄的隱私性又克服了小說的無人格性而獲得的?!?/p>

別的如能入能出的問題、客觀之詩人與主觀之詩人的問題,三重境界的問題,都是傳統(tǒng)的閱讀經驗得出來的文論,用來閱讀現(xiàn)代小說就已遠遠不夠了。別的還有天才論、自然與人生論、形式主義論、詩的真?zhèn)握?、文學起源論,甚至再加上錢鐘書等人的相關論述,都是可作如是觀。也就是說,用他們的經驗閱讀現(xiàn)代小說幾乎沒有什么幫助。他們所說的詩學跟小說的詩學基本上相當于狗與熱狗的區(qū)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