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一陽之謂道。很多人迷迷糊糊以為這句話說的意思是,一陰,一陽,就構成了道。這是很不確切的。米鴻賓《大易識階》中對這句話作了很認真的注解。
“陰”字最早出現在西周金文中,原義表示山之陰面或云遮住了陽光。關于陰的注釋有:《說文》曰:“水之南,山之北也?!薄短分^:“幽無形,深不測之謂陰也?!薄豆茏?nbsp;心術上》:“陰者靜。” 《尚書今古文集解 洪范》:“陰,降也。”《禮記 曲禮上》孔疏:“陰,卑也?!薄稇?zhàn)國策 秦策》高注:“陰,小。”王逸注《楚辭》:“陰,臣也?!薄蹲髠?nbsp;僖公十五年》:“內為陰?!薄端貑?nbsp;陰陽應象大論》:“陰者,真藏也?!薄洞呵锓甭?nbsp;基義》:“陰者,陽之合也。” 顏師古注《漢書 郊祀志下》:“陰為柔。” 王肅注《孔子家語 本命》:“陰,偶數?!钡鹊?。
“陽”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原義表示高明。關于陽的注釋有:《說文》:“陽,高明也?!薄队碡暋罚骸吧侥蠟殛?,水北為陽?!薄吨芏Y 考工記 輪人》賈公彥疏:“向日為陽?!薄抖Y記 曲禮上》注:“陽,尊也?!薄抖Y記 曾子問》鄭玄注:“明者曰陽?!薄蹲髠?nbsp;僖公十五年》:“外為陽?!薄肚f子》成玄英疏《達生》:“陽,顯也?!?;《人間世》:“陽,剛猛也?!薄短?nbsp;玄告》:“陽動吐,陰靜翕?!薄队衿?nbsp;阜部》:“陽,清也。”顏師古注《漢書 郊祀志下》:“陽為剛。”王肅注《孔子家語 本命》:“陽數奇。”
陰陽思想約萌芽于殷周之際,陰陽二字在文獻中首見于《詩經》?!对娊?nbsp;公劉》云:“相其陰陽?!奔词侵赶蛉展獾牡胤綖殛枺橙展獾牡胤綖殛?。但,那時的陰陽還沒有對立屬性,用的都是原義。
漸漸地,陰陽的概念開始增大,開始“互動”, 開始成為了古代文化最基本的認知概念和方法。最簡單的稱法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但是,這句話很多人都沒有鬧清楚,主要是因為不知曉里邊“一”字的真實含義。在這里,“一”并不是一個數詞,其本意是“所以”。所以陰所以陽,構成的是一種互相交替循環(huán)的動態(tài)狀況,這才稱其為道。再說得直白點,陰陽不是道,陽了又陰陰了又陽的這個過程才是道,一如朱熹所說“所以循環(huán)者乃道也”。黎靖德在《朱子語類》卷六十六中的解析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陰陽者乃道也。若只言陰陽之謂道,則陰陽是道。今曰‘一陰一陽’,則是所以循環(huán)者乃道也?!?。
陰陽是氣,“通天地者一氣耳”,而在“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陰陽學說,不僅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對立統(tǒng)一理論,也是宇宙的總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