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躍登舞臺的英雄們正在干這類事情時,皇都洛陽也正展開著政治斗爭。
那是皇帝身邊人士――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斗爭。
洛陽政情日益散發(fā)出強烈的腐臭味。
因討伐張角而功不可沒的皇甫嵩,不但沒有得到酬報,俸祿反被削減千戶。那是因為宦官趙忠以“宅邸規(guī)模逾越規(guī)定、生活奢華”告發(fā)他的緣故。另一名宦官張讓則因向皇甫嵩索賄五千萬錢被拒。兩名宦官遂向朝廷報告:“皇甫嵩連戰(zhàn)無功,徒然浪費公款。”皇甫嵩因而受到嚴厲處分,連車騎將軍之印綬都被收回。
張角三兄弟的敗北并不意味黃巾之亂已被平定。這類民眾叛亂,絕對不會因為領導人物之死而落幕。而鎮(zhèn)壓叛亂的政府軍向皇帝浮報戰(zhàn)果則是常有之事,因為報告的戰(zhàn)果越大,當事者得到的酬報也會越大,所以他們是“何樂而不為”。
――黃巾軍已完全平定。
在朝廷得到這個報告之后,各地的造反情事依舊迭起不息。
張牛角、張燕、左校、劉石、雷公、浮云、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等人率領的造反團體相繼在各地崛起,其人數(shù)多者二三萬,少者也有六七千。
黃巾軍只是被驅散,造反并未平定。這個事實,前往鎮(zhèn)壓造反的將軍都知道,只有朝廷仍不知情。
靈帝當然更不會知道實情。他聽到的盡是漢軍獲得大勝利之捷報。
――既然如此,朕要好好享受?!
他于是在西園建造了美輪美奐的萬金堂,此外又在南宮玉堂建立巨大銅像?;实坶_的賣官店也有了以五百萬錢特價出售“關內侯”之舉。關內侯只是虛名,不具任何實質。
黃巾殘黨以白波谷為根據(jù)地,不斷出兵至現(xiàn)在山西省太原附近。從政府軍的角度來看,這是盜匪。“白波谷”這個地名,后來也成了盜匪的代名詞。
后漢之基礎因而逐漸被蠶食。
黃巾之亂后的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二月,民眾于滎陽之地蜂起。三月間,西北有名叫王國者,在韓遂、馬騰等諸將的擁立下豎立叛旗。五月時,更有泰山太守張舉公開宣言――
余乃天子,今起取代漢。
他招募的兵員達十余萬之巨。
十月間,長沙有位名叫區(qū)星的人起而造反。到十二月時,更有匈奴的叛變。
這誠可謂國家的多難之秋。
這一年,三國英雄――魏、蜀、吳之主子們――各在做些什么事呢?
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卻未赴任。無意就任新職的他,回到故鄉(xiāng)譙縣建立書齋,開始過著讀書的日子。他潛心研讀《孫子兵法》之類的書籍。
后來成為吳之主的孫策、孫權兄弟的父親孫堅,此時是長沙太守。他當然出兵鎮(zhèn)壓在長沙的造反,并且獲得成功,被封為侯,建立了后來孫氏軍閥的基礎。
成為蜀之主的劉備,于捆綁督郵加以痛毆后,已行逃逸,無人知其下落。他大概帶著關羽、張飛這兩個義弟,在附近一帶忙著推銷自己吧。自稱為天子的張舉,在豎起叛旗時,朝廷命令公孫瓚前往討伐。劉備曾與公孫瓚一起受業(yè)于盧植門下,他或許會因此情誼投效公孫瓚軍中吧?
秦始皇訂立郡縣制時,曾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置縣于郡之下。這個數(shù)目后來變得越來越多,到后漢末期時,郡以及與之同級的國之數(shù)目,已增加到一百零五之巨。
這許多郡國分別屬于十三個州。
除了中央直轄之司隸州外,共有豫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荊州、揚州、益州、涼州、并州、幽州、交州等。
郡之長官為太守,國之長官則為相,而州之長官為刺史。
州在郡之上,但,州刺史的地位并不比郡太守高。他們的俸祿同樣都是二千石。
郡太守有由其統(tǒng)治的土地,擁有行政權和某些程度的兵權,與之相較,州刺史則絲毫沒有這些權力。
州刺史的任務只在于巡回視察州屬各郡之政治是否良好,據(jù)以報告朝廷。
實權只給予規(guī)模較小的“郡”長官,而不是給予規(guī)模大的“州”長官。之所以如此,乃在于提防全國出現(xiàn)十三個超強實力者割據(jù)各地。
大軍閥不在地方割據(jù),于平時而言,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但,如后漢末期這般天下大亂,民眾于各地蜂起作亂時,朝廷期待具有鎮(zhèn)壓實力的大軍閥存在,毋寧說是自然的趨勢。
給向來毫無實權的州長官予行政權及兵權之事,經(jīng)過檢討后,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付諸實施。
具備實權的州長官不再是“刺史”,而改稱“牧”。
三國故事中的英雄割據(jù),可說是從此開始的。過去的弱小軍團,現(xiàn)在已成長為強大軍閥了。
同一年,政府為了強化中央軍事力量,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官職。也就是說,中央軍增設八個師團,即上軍、中軍、下軍、典軍、助軍左、助軍右、左、右八校尉。
靈帝任命自己最信賴的宦官蹇碩為“上軍校尉”,將其余七校尉歸屬其下。并增設八個師團中的第一師團團長兼任八個師團全軍之司令官。
最高司令官應該是大將軍?,F(xiàn)在連大將軍都被置于蹇碩之下。
如前所述,大將軍是何皇后之兄長何進,這是與皇帝最為親近的外戚。這樣的關系所獲得的皇帝信賴,尚不及宦官。
靈帝對宦官的信賴之深,由此可見。
事實上,其主要原因在于外戚本身不甚值得信任。在妹妹進入后宮之前,何進只是一介屠夫。靈帝當然不太信任這樣的人物。
何進對此極為不滿。
“你們這些被閹了的人渣算什么東西!”何進以露骨的態(tài)度表示出對宦官的憎惡之情。像他這樣的人是沒有抑制情緒之涵養(yǎng)的。
喪失性能力這項重要機能的宦官,其他方面的機能好像特別敏銳。也就是說,他們的感受力非常靈敏。他們由何進的表情察知了他對他們的憎惡之情。
“你才是屠夫出身的不入流家伙!”宦官們壓根兒瞧不起大將軍何進。
在對立關系如此激烈的狀態(tài)之下,大將軍現(xiàn)在竟屈居于上軍校尉身份的宦官之下!何進的憤怒之情更如熊熊烈火般蔓延開來。
被任命為八校尉中之典軍校尉的是曹操。對這一次的任命,他是欣然接受的。
“掌握軍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故鄉(xiāng)研讀兵書多時的他,最后領悟到了這一點。
后來成為曹操夙敵的袁紹,也于此時就任為中軍校尉。他也是新登場的八人幫之一。
中平六年,靈帝病篤的消息在民間悄悄流傳。
――聽說已無痊愈希望……
――這下子天下又要大亂!
人們交頭接耳傳遞此一消息。
靈帝一死,史侯和董侯之間無疑會起繼位之爭。但,十四歲的史侯辯和年僅九歲的董侯協(xié)不可能由自己出面競爭,斗爭一定會發(fā)生在圍繞這兩位皇子的人們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