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年號和謚號
每一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年號,比如白胤的年號是“火薇”。史書的紀年以根據(jù)星相而定的星流紀年和年號紀年并用,對應(yīng)史官而言,事實上星流紀年就足夠了,但是民眾還是普遍的采用年號紀年。但是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還必須延用上一任皇帝的年號直到那一年的結(jié)束,新年到來之際,他將擁有自己的年號。比如白清羽的年號是“北離”,他登基在夏日,而在那年冬天的大雪中,帝都中張燈結(jié)彩,他對群臣宣布他的“北離”紀年的開始。
這個結(jié)果是任何一個星流紀年中的年份,必然只有一個年號。
皇帝的年號是自己起的,并不需要咨詢大臣們的意見。比如白胤的年號毫無疑問是他根據(jù)自己的戰(zhàn)旗隨便起了一個,他確實就是那么一個吊兒郎當(dāng)?shù)娜耍L(fēng)炎皇帝的年號被認為和某個叫做“秋陌離”的女人關(guān)系很大。曾經(jīng)也不乏任性的皇帝,比如胤景純帝,此人非常想把他的年號定為“花開”,因為他是個有名的花藝大師,而他栽培了九年的黑色虞美人終于在他即位那一年盛開,他覺得這是自己的最大成就,也是自己的吉兆,堅決要求以后便以花開元年、花開二年來紀年。皇室大臣們憂郁地設(shè)想這將令帝朝威武掃地,這個年號怎么也難寫在詔書中,拿去在外邦面前宣讀。景純帝和大臣們拉鋸的結(jié)果是年號被更換為“花熠”,大臣們勉強認可,雖然還是顯得太過柔媚,但是終于有了一點熠熠生輝的氣勢。
皇帝還有一個謚號,謚號是他在死后才獲得的,是根據(jù)他一生的作為,臣子們對他的評價。不像年號,謚號皇帝是無法參予評定的。謚號可以是一個或者兩個字,臣子們根據(jù)這些字的古意來描繪已故皇帝的生平。比如“胤烈帝”在謚法上看來就不如“胤武帝”,因為謚法說“武而不遂曰烈”,也就是崇尚武功但是不成功。所以白清羽的謚號還算不錯,但是也有說但凡用“武”字,已經(jīng)說明皇帝重武輕文,是明褒暗貶。不過白清羽總之是不會在乎,首先因為他的戰(zhàn)旗他被后世永遠的作為“風(fēng)炎皇帝”而記住,其次這個謚號被寫在靈位捧入太廟的時候,他毫無疑問的已經(jīng)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