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蠻蝗(2)

九州志 作者:江南


回到北陸的九?部騎兵被當作英雄對待,他們的事跡很快傳遍了整個瀚州。一時間瀚州的蠻族牧民紛紛沿河南下。北陸缺樹木,于是牧民們殺了牛馬,用牛皮做成筏子,很多牧民坐在破舊的筏子上,就此淹死在鐵線河里。即使這樣,饑餓的牧民依然不悔地乘上皮筏,帶著生存的希望劃向南方。

此時,恰逢北陸的使者被修文帝擲還國書,恥辱歸北,帶回了這些東陸人的囂張,以及他們確實防御能力低下的情報,一股暗流開始被推動起來。

所有的部落都看到了這件事后背后的意義,于是在庫里格大會上,各部約定共同南下劫掠,相互協(xié)作,由九?部提供船只,而實力最強的青陽與朔北部牽制住淳國的軍事力量,最后的戰(zhàn)利品按照各部的功績分配。

在一個漆黑的夏季夜里,淳國的守夜士兵從燈塔上看到海面上突然來了一列未懸掛任何旗幟的艦船,打出旗語也沒有任何回應。突然海面上左近的燈塔都燃起了烽火示警,烽火綿延幾十里之長。禁海二百余年的淳國荒廢的海防如同紙片一樣被無翼民掌舵的艦船撕碎,數(shù)萬蠻族連人帶馬在一夜之間登上了淳國的海岸。蠻族艦船巧妙地繞過了防衛(wèi)嚴密的泉明和畢止,在廣闊的菸河三角洲一帶登陸,措手不及的海防司在看見綿延數(shù)十里的烽火之時甚至不知該將兵力調(diào)往何處。

上岸之后的蠻族沿途劫掠,卻將“避實就虛”的策略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蠻族馬快,且無后方之憂,蠻族劫掠途中還縱馬踐踏食用禾麥,淳國百姓苦不堪言,又因為蠻族騎兵來去如風,故有“蠻蝗”之名。蠻族過處就如蝗蟲入境,人人自危家家難保。蠻族各部落在登陸以后,紛紛奪取尚在沿岸??课磥淼眉俺龊5母黝惔?,為再次的南下做準備。青陽和朔北則分出部分騎兵在畢止一帶游弋,逼得淳國主君敖廣之不敢分兵遏制蠻人,還向各地指揮使下令“勤王”,使得本就十分空虛的各地防衛(wèi)更加空虛。而各地的指揮使也謹守著盛產(chǎn)菸果的菸河平原北部,幾乎完全放棄了淳國南面的守備,使得蠻人在淳國南部橫行無忌。

一時之間,“蠻蝗”肆虐竟似無人能當。

蠻族在東陸出現(xiàn)的消息傳到天啟之后,舉國震驚。淳國是王域背面的屏障,長期負責東陸海防,卻被蠻族一舉突破,蠻族游騎依靠對步卒的速度優(yōu)勢在淳國軍力間穿插游走。而淳國大量兵力被牽制在國都畢止附近,難以他顧,可以說王域北面的大門對蠻族完全敞開了。雖然西面有古戈壁阻攔,但自帝都盆地流至菸河的修文大運河,為蠻族的繼續(xù)南下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一時天啟城內(nèi)愁云密布,承平已久的東陸軍武廢弛的惡果終于顯現(xiàn)。然而與惶惶不可終日的諸公卿不同,仁帝一面命三萬羽林天軍駐守大雁泊口,一面?zhèn)髁罡鲊Y援,史官說他在太清殿上分析華蠻軍事對比時“淡定從容,滿朝拜服”。這和他當初在朝堂上對北陸使者的態(tài)度判若兩人。

三萬羽林天軍駐扎在大雁泊口,帝都人心大定,而羽林天軍甚至還有余裕清剿淳國南部的零散蠻人,形勢出現(xiàn)了對胤朝有利的局面,天啟百姓們甚至相信在各國相繼出兵后蠻人將很快被趕出大胤的領土。然而歷史總是充滿了各種偶然性,青陽部的一支由巢氏家臣率領的千人左右的游騎因為不識地形,誤打誤撞地順著西雁河而上,經(jīng)過廢棄的古戰(zhàn)場當陽谷,進入了帝都盆地。這一支游騎驚異地發(fā)現(xiàn)帝都盆地遠比北方的淳國富庶,這時他們終于明白他們并沒有按照原計劃順大運河南下,而是繞路接近了胤朝權(quán)力的中心――帝都天啟。

這隊游騎興奮地放棄了在帝都周邊的劫掠,而是沿著官道高喊著“殺皇帝,搶財寶”的口號直奔帝都天啟而去。懷著冒險者般的僥幸心理,他們將賭注押在帝都空虛的防守上,蠻勇和幸運將他們帶到了天啟城下。填盍門的守將甚至來不及將他們與東陸商隊分辨開來,就被當先的游騎沖進了城門;能容十二輛大車并行的天啟大道為蠻族的騎兵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在城頭的守將被蠻人亂箭射墜城樓時,千人的隊伍已經(jīng)有近一半進入了城內(nè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