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隱什么都好,對老婆好,對孩子好,讀書又好,日子過得也好,人又厚道,就是有一樣不好:不會識人―――厚道的人大都不會識人,把所有人都想像得很好才叫厚道。
當然,誰也不是神仙,不會知道小雞出殼后會長成什么樣,不過我想,假如他知道由他資助趕考、后來當了大官的賈雨村對小英蓮不管不顧,袖手旁觀,他得后悔得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來:我是你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我給你路費,你也趕不了考,也得不了官,也碰不上英蓮被拐案,也報答不了我對你的恩情。你本來應該三拜九叩,感謝老天爺給你這么一個報恩的機會。沒想到你恩將仇報,袖手旁觀,賣友求榮,助紂為虐,眼睜睜把我的姑娘給推進火坑。
如果這樣說,有點冤枉賈雨村。他剛開始的時候還大怒來著:
“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
那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被拐賣的小姑娘是英蓮,就已經(jīng)拿出一副清如水、明如鏡,不畏強權、不怕惡勢力的包公相。
但是,明規(guī)則遇到潛規(guī)則,他的旗幟就倒了。
做官的有法規(guī),經(jīng)商的有行規(guī),這些都是成文的,明的,可以一條一縷擺出來大聲念的。還有那暗的、不成文的、不能擺在桌面的,卻不得不謹遵不違、小心行事的。這個,就叫做潛規(guī)則了。
明規(guī)則是剛的,潛規(guī)則是柔的,明規(guī)則是詠春拳,潛規(guī)則卻在給你打太極。到最后柔以克剛是一定的。香菱肯定不會是這個要命的潛規(guī)則的唯一受害者。護官的結果,就是賈雨村通過設壇、做法、裝神弄鬼,告訴來打官司的冤主兒:打死你家公子的薛蟠已經(jīng)被馮淵的鬼魂給纏死啦,賞你們點銀子,好好過日子去吧。至于英蓮?愛去哪兒去哪兒!報恩?可以,就是甄士隱站在面前跟自己要女兒,我也有話說。你當年不是資助我路費嗎?我把它算上這幾年的利息還給你就是,咱們兩清了!不要以為當官的就不會耍賴,那是沒逼到那個份兒上。畫皮一撕,他們的賴勁比誰都大。
可憐香菱在這里又被害一次。就算她爹甄士隱在場又能怎么樣?他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和豪闊的薛家對抗?自己又不當官,又怎么能和一個已經(jīng)當了官的、不要臉的賈雨村對抗?窮不與富斗,民不與官斗,怎么斗都在下風頭。
你看雨村的德性,斷了此案,立馬修書二封,給賈政和京營節(jié)度使王子騰,報告“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活活一副奴才相。賈政和王子騰為官如何,我不知道,不過,他們誰也沒有傻到把自己的外甥來個綁子送官―――你以為所有當官的都是包拯,可以刀鍘包勉,大義滅親?賈雨村后來在賈府往來走動,如入無人之境,一是他自己機變如此,一方面未必不是和他徇情枉法有關。說到底,十個當官九個壞,還有一個是無賴,這在當時,大概不能算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