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講孟荀學說,講得很簡單,以下另有專篇,專門講他二人。自孔子死后,儒家的變遷,其大概情形如此。還有一種現(xiàn)象,西漢以前,儒家學派,可以地域區(qū)分,所謂齊學魯學,風氣各自不同。魯是孔子所居的地方,從地理方面看,在泰山以內(nèi),壤地褊小,風俗謹嚴;從歷史方面看,自周公以來,素稱守禮之國,又有孔子誕生,門弟子極多。魯派家法,嚴正呆板狹小,有他的長處,同時亦有他的短處。齊與魯接壤,蔚為大國,臨海富庶,氣象發(fā)皇,海國人民,思想異?;顫姟V苯与`屬孔門的時候,齊魯學風,尚無大別,以后愈離愈遠,兩派迥不相同了,若以歐洲學風比之,魯像羅馬,齊像希臘。
齊派學風的特色,可以三鄒子作為代表?!妒酚?孟荀列傳》稱:“齊有三鄒子,其前鄒忌……其次鄒衍……鄒奭?!比u是否儒家,尚待研究,雖非直接由儒家出,但亦受儒家的影響。鄒衍主九洲之外,尚有九洲,可見其理想力之強,但彼好推言“終始五德之運”這種學說。衍為方士的思想(不是道家),司馬談《六家要旨》,名之為陰陽家,后代相仍未改。這種人,以儒者自居,社會上亦把他們當作儒者看待。秦始皇坑儒生,人皆以為大罪,其實所坑的儒生七十余人,都是方士陰陽家一派。如盧生、韓生最初替始皇求不死之藥,歷年不得,又造為種種謊語,始皇才把他們坑殺了。這一派在戰(zhàn)國末年頗盛,如果說是由儒家變出,可以說是由齊派演化出來。
自秦以前,同為儒家,有齊魯兩派,其不同之點,既如上述。到漢,兩派旗幟,更為顯明,甚至于互相攻擊。漢人對于儒家的貢獻,只是他的整理工作,旁的很少值得注意的地方。凡是一個社會,經(jīng)過變化之后,秩序漸趨安定,就做整理的工夫,所以漢人發(fā)明者少。一部分的精神,用在整理方面,一部分精神,用在實行方面,漢代四百年間,其事業(yè)大致如此。
至于思想學術,漢代亦較簡單,漢時墨家業(yè)已消滅,只剩道儒兩家。道家整理工作的表現(xiàn),在于《淮南子》?!痘茨献印芬粫?,可謂戰(zhàn)國以來,總括許多學說,為一極有系統(tǒng)之著述。儒家整理工作的表現(xiàn),在于治經(jīng)。漢儒治經(jīng)分今文古文兩派,西漢為今文獨盛時代,東漢為今古文互爭時代。東漢前半,今文很盛,到了末年,大學者都屬古文派,今文純至消滅。西漢全期,今文家都很盛,古文家不過聊備一格而已。
西漢經(jīng)學,共立十四博士。計《易》有施、孟、梁丘三家,均出田何,為齊派。《書》有歐陽、大小夏侯三家,均出伏生,為齊派?!对姟酚恤?、齊、韓三家,齊詩出于齊派?!抖Y》有大小戴及慶氏三家,與齊無關,為魯派?!洞呵铩酚袊?、顏兩家,均出公羊,為齊派。總觀十四博士之中,九家出齊。此外《論語》有《齊論語》及《魯論語》。以此言之,西漢儒學,大部屬齊,魯學很衰?!洞呵铩分斗Y梁》學屬魯派,然西漢時無博士,其學不昌。惟魯詩極發(fā)達,齊詩、韓詩,俱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