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具體化、數字化以及修正不切實際的理財目標等內在因素之外,外在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也會左右理財目標的實踐比例。
一、風險: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意外總是在意料之外,例如車禍、疾病、重大投資損失等等。如果對此沒有準備,往往會對自己和家人造成嚴重的財務影響,阻礙理財目標的實現。預防措施是對個人的意外、健康等問題進行風險管理,通過保險等工具,例如終身壽險、定期壽險、醫(y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等,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二、通貨膨脹:
什么是“通貨膨脹”?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定義為“一般物價水平在某一時期內,連續(xù)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并且對整體經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我將它翻譯成白話,再解釋一遍:“對消費者來說,人人都想用較少的金錢,購買物超所值、甚至最便宜的貨品,如果不行,一分錢一分貨,買方賣方互不吃虧則是最低底限,萬一過去能夠買到一分貨的一分錢,現在居然只能買到半分貨,錢就變得不值錢了,這就是‘通貨膨脹’”。
完成理財目標的過程稱得上是長期抗戰(zhàn),不幸的是通貨膨脹的惡果時間愈長愈明顯,我舉個清楚的例子說明其嚴重性,假設你打算一年之后花五萬元購買汽車,目前一年的通貨膨脹率是3%,那么只準備五萬元,到時可能會因價格調整而買不成,你需要的是五萬一千五百元。(計算方式:5萬乘上1.03)
總結上述兩點,我要闡述的是準備工作與理財目標之間,絕對不是平行的直線,阻攔在中間的障礙往往遠超過我們的預期,但我們千萬不可以輕言放棄,不顧更光明燦爛的未來。
Yes! You can make it!
行文至此,你對于本課的重點是否已經把握住了呢?我再三強調理財的目標必須明確、可行,不是虛無飄緲地畫大餅、開支票,因此在閱讀完這個章節(jié)之后,你不妨準備一支筆、一張紙,花個20分鐘好好沉思一下,按照我建議的步驟,把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具體化地寫下來,如果有圖表更好,如此將有助于你進行成功的理財規(guī)劃。
一旦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是什么,并且擬定執(zhí)行計劃,不論有多困難,都不要放棄。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心態(tài)也許消極,但是記得千萬要堅持下去。因為“你想要變成什么樣的人,最后你就會變成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