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王綜 武陵王紀 臨賀王正德 河東王譽
豫章王綜,字世謙,高祖第二子也。天監(jiān)三年,封豫章郡王,邑二千戶。五年,出為使持節(jié)、都督南徐州諸軍事、仁威將軍、南徐州刺史,尋進號北中郎將。十年,遷都督郢、司、霍三州諸軍事、云麾將軍、郢州刺史。十三年,遷安右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十五年,遷西中郎將,兼護軍將軍,又遷安前將軍、丹陽尹。十六年,復為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普通二年,入為侍中、鎮(zhèn)右將軍,置佐史。
初,其母吳淑媛自齊東昏宮得幸于高祖,七月而生綜,宮中多疑之者。及淑媛寵衰怨望,遂陳疑似之說,故綜懷之。既長,有才學,善屬文。高祖御諸子以禮,朝見不甚數(shù),綜恒怨不見知。每出?,淑媛恒隨之鎮(zhèn)。至年十五六,尚裸袒嬉戲于前,晝夜無別,內(nèi)外咸有穢議。綜在徐州,政刑酷暴。又有勇力,手制奔馬。常微行夜出,無有期度。每高祖有敕疏至,輒忿恚形于顏色,群臣莫敢言者。恒于別室祠齊氏七廟,又微服至曲阿拜齊明帝陵。然猶無以自信,聞俗說以生者血瀝死者骨,滲,即為父子。綜乃私發(fā)齊東昏墓,出骨,瀝臂血試之。并殺一男,取其骨試之,皆有驗,自此常懷異志。
四年,出為使持節(jié)、都督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州刺史,給鼓吹一部。聞齊建安王蕭寶寅在魏,遂使人入北與之相知,謂為叔父,許舉鎮(zhèn)歸之。會大舉北伐。六年,魏將元法僧以彭城降,高祖乃令綜都督眾軍,鎮(zhèn)于彭城,與魏將安?王元延明相持。高祖以連兵既久,慮有釁生,敕綜退軍。綜懼南歸則無因復與寶寅相見,乃與數(shù)騎夜奔于延明,魏以為侍中、太尉、高平公、丹陽王,邑七千戶,錢三百萬,布絹三千匹,雜彩千匹,馬五十匹,羊五百口,奴婢一百人。綜乃改名?,字德文,追為齊東昏服斬衰。于是有司奏削爵土,絕屬籍,改其姓為悖氏。俄有詔復之,封其子直為永新侯,邑千戶。大通二年,蕭寶寅在魏據(jù)長安反,綜自洛陽北遁,將赴之,為津吏所執(zhí),魏人殺之,時年四十九。
初,綜既不得志,嘗作《聽鐘鳴》、《悲落葉》辭,以申其志。大略曰:
聽鐘鳴,當知在帝城。參差定難數(shù),歷亂百愁生。去聲懸窈窕,來響急徘徊。誰憐傳漏子,辛苦建章臺。
聽鐘鳴,聽聽非一所。懷瑾握瑜空擲去,攀松折桂誰相許?昔朋舊愛各東西,譬如落葉不更齊。漂漂孤雁何所棲,依依別鶴夜半啼。 聽鐘鳴,聽此何窮極?二十有余年,淹留在京域。窺明鏡,罷容色,云悲海思徒掩抑。
其《悲落葉》云:
悲落葉,連翩下重疊。落且飛,縱橫去不歸。
悲落葉,落葉悲。人生譬如此,零落不可持。
悲落葉,落葉何時還?夙昔共根本,無復一相關。
當時見者莫不悲之。
武陵王紀,字世詢,高祖第八子也。少勤學,有文才,屬辭不好輕華,甚有骨氣。天監(jiān)十三年,封為武陵郡王,邑二千戶。歷位寧遠將軍、瑯邪、彭城二郡太守、輕車將軍、丹陽尹。出為會稽太守,尋以其郡為東揚州,仍為刺史,加使持節(jié)、東中郎將。征為侍中,領石頭戍軍事。出為宣惠將軍、江州刺史。征為使持節(jié)、宣惠將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尋改授持節(jié)、都督益、梁等十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益州刺史,加鼓吹一部。大同十一年,授散騎常侍、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