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看過一篇英國人所寫的文章,文章的題目是“中國是由上千個雷同的城市構(gòu)成”,本人深以為然。的確,由于中國的城市多是新中國成立后在戰(zhàn)亂的廢墟中建起的一座座新城,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及特定的政策影響下,中國不同的城市建設(shè)與發(fā)展有頗多雷同之處,而與這上千個雷同的城市相匹配的,是這每個城市的黑社會發(fā)展歷程。相信這上千個城市在20世紀80年代都出現(xiàn)過類似“菜刀隊”之類的犯罪團伙,也出現(xiàn)過以某個大型國有工廠子弟為主的地痞流氓團伙。到了上世紀 90年代,則出現(xiàn)了許多背景不明的“討債公司”。
本人從沒混過一天黑社會,既沒混黑社會的能力更沒混黑社會的膽子,出生在市區(qū)人口不足百萬的中國東北某市,現(xiàn)在混跡于上海,做個小白領(lǐng),勉強溫飽。雖然從沒混過黑社會,但我的家庭卻與某位 20年來的公認“大哥”有著很深的淵源,二十幾年來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我確定見過不少。
寫作本書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教唆朋友們學(xué)壞,我相信, 80%的朋友,看了這本書都會下定決心一輩子不混黑社會!同時,我希望正在混黑社會的或者正在當“大哥”的朋友看到這部小說,能少一些暴戾??赡苓@部小說會寫得很長,甚至上百萬字。雖然書里基本上全是二十幾年來我家鄉(xiāng)之地痞流氓和黑社會的事兒,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的并不僅僅是這些。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在過去二十幾年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改變了什么,人們的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又有怎樣的變化。
我想探討的是:社會與人性。
去年春節(jié),在本文主人公家中玩的時候,無意間翻開了他家那本堪稱“黑社會形成之活字典”的影集,感慨頗多。
不變的東西有兩樣:
1.這位大哥一直坐在最中間。
2.拍照片時,這在座的大哥都笑得像朵花,燦爛極了。改變的東西有三樣:
1.照片上每年的人都不一樣,擦掉的人或者是因為消失了,或者是因為被正法了,或者是因為跑路了,或者是因為正躺在醫(yī)院里,或者是因為在服刑,或者是因為殘疾了。
2.越往后翻,我覺得里面的人眼神越來越復(fù)雜,盡管他們都笑得很開心。
3.從的確良中山裝到毛料中山裝到白色中山裝,然后再從白襯衣大紅領(lǐng)帶到最后的黑西裝黑領(lǐng)帶,衣服越來越講究。簡直就是一部我國男性正裝的演變史。
相冊里大多數(shù)的人我都認識,他們的人和事我都了解個大概??吹接行┤宋蚁肼錅I,看到有些人我覺得惋惜,看到有些人我覺得不齒。從那天起,我決定寫點東西。
我準備把這部小說分成四部分,依照二十幾年的時間推進。第一部分寫1990年以前的事情,因為我覺得那時候的流氓很純真,很古典,他們打架是由于骨氣與義氣,不求名利。第二部分寫 1990-1996年之間的事情,因為我覺得從那一階段,很多流氓的人生觀改變了,都成為拜金主義者。第三部分寫 1997-2000年的事情,這時的流氓已經(jīng)具備了黑社會性質(zhì)。第四部分寫 2000年至今的一些事。
在接下來的文字中,我將以幾個 20世紀 80年代的年輕人為主線講述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中,有歡欣也有哀傷,有相聚亦有分離……但正是因為有這些,才構(gòu)成了我們的生活,不是嗎?
接下來的故事里,二狗就是我,我就是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