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不要曲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

親愛的孔子老師 作者:吳甘霖


老師曾講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著名觀點,影響很廣。

許多人把它解釋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有一次,老師給我做了關(guān)于君臣、父子關(guān)系的詳盡闡述。我這才知道:

上面的那種解釋,實際對老師的原意做了最大歪曲,并會造成對社會的極大損害……

天已微明,紅霞萬朵。我又來到了老師的墓前。

老師,弟子子貢又來看您了。

在經(jīng)歷了為您守墓和多年經(jīng)商、從政、外交的生活之后,弟子子貢又來看您了。

記得您去世后,弟子們舍不得離去,為您守墓三年。三年后,大家灑淚分別,我卻依然移不動腳步。

于是,在墓邊,我蓋起了小屋,一住又是三年。

對于我的這個做法,很多人、包括一些師兄弟,都不理解:這還是那個特別活躍、特別好動、最耐不住寂寞的子貢嗎?

老師,他們哪里明白,只有在這里,我才能感受到您的真實存在;只有在這里,我才能沉下心來,細細品味您的為人、您的智慧,并將您的這些智慧,更好地運用在實踐之中。

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實踐與生活的洗禮,我越來越感覺到老師的智慧,不論是對一個國家,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有非凡的價值,同時也非常悲哀地看到:隨著您的影響越來越廣,許多人對您的誤解和曲解,也到了一種讓人無法容忍的程度。

我且向您匯報其中的一次經(jīng)歷吧!——

有一天,我到了秦國,國君十分熱情地招待了我,并不斷說:

“你老師的觀點真好?。χ卫韲矣凶畲蟮淖饔?。”

我十分高興,因為這許多年來,我很少聽到一個國君對老師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他接下來說:

“我聽說當(dāng)初齊景公向孔子先生問政??鬃酉壬驼f了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覺得這話太精辟了!”

我滿臉笑容,洗耳恭聽。

沒想到,他后面所做的解釋,讓我大吃一驚:

“一個國家要強大,國君當(dāng)然要有絕對的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和地位;家庭要興盛,父親當(dāng)然要有絕對的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和地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是真正使國家和家庭興盛的最好的方法啊!”

他說得洋洋得意,我卻大吃一驚,像是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老師當(dāng)初與齊國國君說這番話時,我雖然還沒有成為他的弟子,卻也知道老師的講述這段話的意思——

國君、臣子、父母、子女各自要盡到各自的責(zé)任,各自要有各自的樣子,要遵守各自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這樣,國才像國,家才像家。

我覺得:老師這個觀點對人有著極大的啟示——

不管是在一個單位還是在一個家庭里,最容易發(fā)生的問題之一,就是有人不盡自己的本分和義務(wù),扮演不好自己的角色,還對他人有過分的要求。這一來,最容易造成與他人的矛盾,甚至造成單位的瓦解與家庭的破裂。

這是一個何等好的觀點??!但是沒有想到:老師的觀點,竟然被這位國君歪曲如此程度!

老師,我要明確向所有人證明:作為經(jīng)常強調(diào)“仁者愛人”的老師,絕對不可能講那種只是維護“君、父”絕對權(quán)威的觀點。

我清楚地記得一次經(jīng)歷,可以讓所有人更正確地理解老師對君臣、父子關(guān)系的認識——

那是在我們隨老師周游列國、回到魯國之后,老師曾與魯哀公有一次對話。

魯哀公問老師:

“子女一直聽從父親的命令,這是孝嗎?臣一直聽從國君的命令,這是貞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