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傳奇身世(3)

利劍 作者:胡楊


王曉星念完后,田行健背著手情不自禁地贊嘆道:“這幅畫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詩寫得寓意深遠,打動人心?。 ?/p>

說完,他津津有味地欣賞著,越看越喜歡,半天沒挪地方。

南線戰(zhàn)爭結束后,上級組織英模到全國巡回演講,李衛(wèi)國是其中成員。那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完報告后,一位老畫家專程來到報告團住的賓館找到李衛(wèi)國,當場揮毫潑墨贈給他這幅畫。

常言道:丹青難寫是精神!老畫家是借這只瘦虎來比喻部隊和軍人。這幅畫里的虎雖有些瘦,但卻瘦得有精神,瘦得虎視眈眈,不怒自威。

眾人不敢打擾司令員的雅興,安靜地待在原處。忽然,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傳了過來,除田行健渾然不覺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門口。

一個上校軍官出現在門口。

他身高一米八左右,身材魁偉,臉上棱角分明,目光炯炯有神,渾身上下迸射出逼人的銳氣。

王平安過去和他耳語了幾句,上校略有些驚訝,隨即鎮(zhèn)定了下來,對著田行健的背影喊了聲:“報告!”

田行健聞聲回頭,頓覺眼前一亮,這個上校軍官敬禮的動作太標準了,透出一種力量的美。除此之外,上校那張黑不溜秋的臉也給他留下了好感。臉,往往是一個人職業(yè)的象征,其顏色與自己的職業(yè)愈吻合,便愈美。黑不溜秋,是野戰(zhàn)部隊軍人的一種至上的美。它反映出此人訓練的數量和質量,反映出他對自己職業(yè)的忠誠度。

田行健惟一不滿的是上校的眼睛。上校濃眉大眼很好看,但眼神中卻分明閃爍出桀驁不馴的光芒,讓田行健感到不舒服。

透過一個人的眼睛,往往能看穿他的心?,F在不用別人介紹,田行健也能猜出這個上校是誰。

“你是李衛(wèi)國?”

“是,首長!”

“咱們坐下談吧,我先問你一個問題。剛才,我坐在車里時,發(fā)現官兵都向我的車敬禮。條令上并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你為什么這樣要求呢?”田行健問道。

李衛(wèi)國淡然一笑,說:“首長,他們不是向您的車敬禮,是向您敬禮。我想通過這一看似很小的事,培養(yǎng)戰(zhàn)士的作風養(yǎng)成。我認為作風是一支部隊區(qū)別于其他部隊的標志。全軍部隊用的都是同一部條令,同一部訓練大綱,管理和訓練部隊的標準按道理都是一樣的,但部隊和部隊之間卻有著千差萬別,這中間就是作風在起作用。對任何一支部隊來說,作風包羅萬象,無處不在。從任何一件小事上都能看出這支部隊的作風,比如穿衣戴帽、集合站隊、內務衛(wèi)生、禮節(jié)禮貌等等,都是部隊作風的具體體現。作風是養(yǎng)成的,是長年如一日堅持不懈,一點一滴培養(yǎng)和積累的。只有把依據法律法規(guī)、條令條例結合部隊實際制定出來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體現這支部隊精、氣、神的所有要求,化為這支部隊全體官兵的自覺行動和意識,這支部隊的作風才算養(yǎng)成了?!?/p>

李衛(wèi)國說到這里,突然意識到在司令員面前這樣說話很不謙虛,所以又補充了一句:“首長,我說得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

田行健沒有表態(tài),但心里對李衛(wèi)國的觀點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這個李衛(wèi)國,帶兵的方法的確與眾不同。

“步兵旅再有兩個月就撤編了,說白了是要解散了,在這個特殊時期,你還能帶著部隊扎在訓練場,難能可貴??!部隊的情況現在怎么樣?”田行健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首長,我們旅長期以來硬件建設投入不足,裝備設施不配套;水電和營房維修費用缺口大,經濟債務負擔沉重;幾千名官兵面臨復轉;幾十個遺留的傷病殘人員需要妥善安置,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