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 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yè)(4)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作者:尹建莉


這時我想到孩子在行為上容易出現(xiàn)反復(fù),還是要給她打個預(yù)防針,盡量讓她面對作業(yè)時有良好的心態(tài),在出現(xiàn)反復(fù)時能有自我調(diào)整的心理基礎(chǔ)。我就說:“如果你哪天不想認真寫作業(yè),也可以把作業(yè)寫亂了,再做一次試驗,看看認真寫和不認真寫有多大差別,體會一下哪樣更好。”圓圓說“不用試了,認真寫更好”,看得出這是她的真心話。

我沒再說別的,親親她的小臉蛋,走開了。等她晚上睡覺后,我們悄悄從她書包中拿出本來看,果然寫得整整齊齊的。此后,圓圓一直能好好地寫作業(yè),再不讓我們操心。

我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好好寫作業(yè),就把這種“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yè)”的思想講給他們。其中一些家長一聽就搖頭,說:我的孩子,你要罰他不寫作業(yè),他高興死了,哪里會再搶過本來,他根本不怕第二天老師批評。

這樣的孩子確實有,但這種行為已不代表兒童的天性,只是天性被屢屢扭曲的一個后果。它反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是該兒童身上這方面的“病癥”已進入較嚴重階段。這個“疾病”的起因,多半是孩子在最初面臨不想寫作業(yè)這個問題時,遇到了像圓圓爸爸那樣解決問題的家長或老師。盡管具體做法可能不一樣,但簡單粗暴的性質(zhì)是一樣的,即以懲罰方式讓孩子去寫作業(yè)。天長日久,既傷害了孩子對寫作業(yè)的興趣,也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變得厭學(xué)且厚臉皮。

成人在教育兒童中之所以屢屢采取不合適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首先不相信兒童的本能是自愛和上進,擔(dān)心不及時管教,孩子就會一路下滑;其次認為自己對孩子說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

針對這一問題,哲學(xué)家弗洛姆的一句話值得家長們一千遍地體味:“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于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dǎo)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所以家長和老師在管理孩子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對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體的事情都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操縱孩子。被操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縱上,他會漸漸變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話,墮落,并且喪失理性和自愛之心。寫作業(yè)是當(dāng)前兒童教育中,最為密集地表現(xiàn)“教育”還是“控制”的事件,這個事情上最需要家長反思。

弗洛姆還說,“運用破壞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結(jié)果,即實際上改變了目的。盡管目的仍然在觀念中存在。”  在任何具體教育細節(jié)上,家長一定要考慮目標與手段的統(tǒng)一問題。把作業(yè)當(dāng)刑具使用,還是當(dāng)獎品使用,這不是個小區(qū)別,它是分水嶺,決定了你是在走向目的,還是走向目的的反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