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陜西電視臺給我錄制了一個專題片。
這天,編導、攝像、主持人一幫人來到我家,拍一些我創(chuàng)作的鏡頭。他們在房間里架起了機器,支起了大大小小的燈,場面很“隆重”。
你感到很新奇,笑瞇瞇地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眼睛都不夠使了。
編導說:“周老師,能不能給您的女兒拍幾個鏡頭?”
我說:“好啊?!?/p>
編導說:“她不怯場吧?”
我說:“沒問題?!?/p>
我抱起八個月大的你,說:“周美兮,對著那個攝像機,跟觀眾朋友們打個招呼!”
你馬上興奮起來,在我懷里不停地朝上躥,還對著攝像機一下下使勁瞇眼笑。
拍攝完畢,一直不敢出聲的編導大呼:“天!這娃的表情太靈動了!”
兩條小金魚觀望著這一切,又聊起來。
小公主羨慕地說:“這家的小公主要上電視了?出名可真容易呀!”
包頭不同意小公主的說法,它“哼”了一聲,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平時,人家天天瞇眼笑,從出生就開始練,容易嗎!”
結果,我的那個專題片,風頭都被你搶了――做后期的時候,剪輯的小姑娘反反復復只看你那幾個鏡頭,一邊看一邊笑個不停。
那幾天,我擔心剪輯人員不會選擇,剪掉你最燦爛的笑容,專門跑到電視臺去,找出你的那些素材,指導剪輯人員取哪些,舍哪些。
沒有一個采訪對象如此“多事”。為了給你留下幾個寶貴的鏡頭,爸爸的臉皮變厚了……
節(jié)目播出那天,一家人都坐在電視前認真看,你卻扶著沙發(fā)、電視柜、墻壁到處走,“嗖嗖嗖”,速度快極了。
我說:“周美兮,快看!電視上有你哎!”
你毫不關心,從電視機下笑嘻嘻地走過去,這時候,另一個你正在屏幕上朝著鏡頭一下下瞇眼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