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翔略想了片刻,點頭道:“就單純力量大小而言,確實如此?!?/p>
洪三聽到這里,馬上說道:“???那武道還有什么搞頭?”
“是嗎?”林鳳翔笑了笑,拿起那個茶壺端在手心,將它在手心里飛快地轉(zhuǎn)著。不多時,從茶壺里便也鉆出來一條水龍,不過這條小龍就比水井里那條水龍要小了許多,看它轉(zhuǎn)到空中仿佛是停止了一半,聲勢也完全不能相提并論。洪三并不知道這小水龍看似靜止,其實其旋轉(zhuǎn)的速度,比起先井內(nèi)那水龍要快上百倍。
不過,很快林鳳翔就讓他不敢小看這條水龍了。因為接下來,林鳳翔便左手中再扔出一個銀錠,然后這條水龍便沖上去將這銀錠給托在空中。洪三看到這里覺得十分有趣,正要笑的時候,便看到這水龍突然將這銀錠完全包住,然后仿佛蟒蛇一般用力纏了起來。然后,洪三便看到這銀錠在這水龍里被捏得一會兒圓,一會兒扁。最后,這條水龍更是完全鉆入這銀錠之中,再隨著一陣悶響,這個銀錠在空氣之中化作一陣銀末粉,而那條小水龍則停留在空中,身形依舊。
看到這里,洪三再一次驚得目瞪口呆,完全說不出話來??吹胶槿@副模樣,林鳳翔才笑著一揮手,將這茶水收回茶壺之中,略有些得意地說道:“武者運用的乃是人類自身的先元之力,雖然其大小不可以跟天地之力相提并論,但是我們武者完全可以通過加強我們先天元氣的運轉(zhuǎn)效率和加強控制度,來彌補這個缺陷。所以,武道絕不次于修真之道?!?/p>
看完林鳳翔這番表演,洪三對林鳳翔佩服之至,但是這不代表洪三就會認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在洪三看來,林鳳翔身為武者,癡迷武道,抬高武道而貶低修真之道,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修真之道能夠在五千年前一經(jīng)出現(xiàn),便迅速全面取代武道,成為天下最高峰的技藝,自有其優(yōu)勝之處,絕不像林鳳翔所說的這般不堪。
不過,洪三也知道,這些話只須在心里想就好了,嘴里只需要說:“林老言之有理?!?/p>
說完之后,洪三才又問道:“林老,我還有一個地方不明白,照您所說,武道與修真之道其實是各有長處。那么它們兩者是否可能融合呢?”
林鳳翔想了片刻,答道:“老夫從來不曾參祥過修真之道,所以對這一點并沒有什么心得。不過老夫數(shù)年前遠赴遼東的時候,曾經(jīng)遇到過鎮(zhèn)守邊關的雄若海,他曾經(jīng)說過一番話,我想大概可以解釋這其中的真諦了。他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以不息。只有自強之后,才可以吸收更多天力為己用,同時也可以加強對天地之力的控制。雄若海稱這種方法為以武入仙。”
洪三對武道是一知半解,修真之道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林鳳翔這番話他卻是理解得極為透徹,“原來這武道和修真之道,就像做生意一樣。武道就是用自己的本錢賺錢,修真之道就是借別人的錢賺錢。老是用自己的本錢賺錢,生意做不大,老是借別人的錢賺錢,風險又太大。還是自己先老老實實用本錢賺錢,等到本錢雄厚之后再去借錢,這樣即可以用別人的錢幫自己賺錢,又不怕被人逼債。啊,明白了,明白了!”
心里剛把這以武入仙,以武入魔的道理給弄明白,洪三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民間都說,鎮(zhèn)國親王有不臣之心,自己起先還是半信半疑,現(xiàn)在看來是千真萬確的了。當初在九絕尊者那里見到他,就覺得蹊蹺。現(xiàn)在林鳳翔這件事更證明了一切。如果他不是又不臣之心,那他與林鳳翔這種名揚四海的反賊遭遇,還不該趕緊抓到天牢去?居然還跟他把酒言歡,這不是擺明著心懷不軌,指望著他們這些人搞得天下,然后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嗎?
洪三剛想完這個,馬上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既然以武入仙這般好,那為什么已經(jīng)擁有如此之好基礎的林鳳翔,卻不去修真呢?
想到這里,洪三便忍不住問道:“既然那雄若??梢砸晕淙胂桑粤掷现?,必不在其下,為什么不也去修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