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搖了搖頭,似乎這樣便可以搖落滿腦子怪異的念頭一般,司徒雅臣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眼前高大的建筑上來。三大殿的外形結構都是完全一致的,只有規(guī)模上的差別,因為作用與重要性的差異,鴻圖殿在三大殿中是最小的一座。盡管如此,這座氣宇恢宏的大殿還是令包括司徒雅臣在內的所有殿生發(fā)出不自禁的驚嘆。而進入殿內后那異常良好的采光以及可以自由移開的天頂更使司徒雅臣深深震撼。陽光通過移開后的天頂流瀉入殿,在大殿中央映照出天頂花篷鏤空的風氏圖騰的身影――獅身鷹翼的圣獸斯托瓦姆,西蒙伊斯大神座下司掌典律和天罰的神的化身。
對于這樣匠心獨運的設計,即使是同樣出身王族的司徒雅臣也不得不嘆服。
黃無溪微微地笑了一笑:“是當初建筑擎云宮的宗容帝特意的吩咐,這樣的皇室的圖騰,在擎云宮里到處都是。雖然在入宮之前已經(jīng)多次告誡過,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這里是北洛的擎云宮,一舉一動都要講究禮儀和分寸。你們是經(jīng)過層層嚴格的考試才來到這里的殿生,希望你們可以通過這最后的考驗?!?/p>
※
“皇帝陛下――駕到!”
黃無溪話音剛落,殿外已經(jīng)傳來首領太監(jiān)的高聲傳報。
四十四名文試殿生,三十一名武試殿生,齊齊地列隊兩排躬身行禮――只有在最終名次排定后才能夠真正分出君臣之份,這樣的禮儀安排,既顧及了部分特殊考生的愿望初衷,更顯示出北洛皇家的泱泱大度。
司徒雅臣站在左首第一的位置,凝視著緩步入殿的一身淡金皇袍的皇帝。
說風胥然是西云大陸最著名的皇帝并不夸大其詞。北洛雖然一直是西云名國,卻并非始終的強國;以小國居于眾大國之間的北洛,其崛起與風氏、君氏兩大家族的聯(lián)合關系密不可分。近兩百年風氏歷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君家歷代家主的全力施為,使得北洛實力漸漸可與大陸歷來強國的東炎西陵分庭抗禮。但,盡管如此,北洛的疆土始終無法與東炎西陵的遼闊相提并論。直到風胥然繼位后積極擴張,將北方之地盡收其下,連一年有泰半時間被冰川封凍的海港也全不放過。人們正驚疑間,他又修整京都到北境海港的道路,直到官道完成人們才明白他的用心:許多商物從此可以從海上運抵他國,不但大大縮短了陸上顛簸時間,更免去了國家間重重關卡須交的賦稅。北洛本是西云大陸商業(yè)最為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如此一來其地位更是穩(wěn)固不可動搖,而料察先機的風胥然自然成為人們廣為贊嘆的對象。
看看風胥然到底是哪般人物,本是司徒雅臣此行的心愿之一。但眼前這般溫雅宜人的俊朗男子,卻遠非司徒雅臣所料了。
雖然是合乎場合禮法的尊貴的帝王裝束,高貴中卻透露出親切溫厚的和藹,那一抹平和從容的微笑更是讓人不自覺地放松了心情。出身王族的司徒雅臣自然明白那是刻意而為的平易,但偏偏被風胥然表現(xiàn)得異常自然,仿佛便是這位素來以威嚴冷漠出名的皇帝一貫的待人處事的儀態(tài)風采。只是,當那雙幽深如夜的眸子的視線在自己身上掃過的時候,異常的熟悉令司徒雅臣陡然一凜,本來兀自躲閃以全禮儀的目光頓時凝在了風胥然的身上。
將文武考試的殿生聚集到一起議論朝政,是北洛大比最后一試的傳統(tǒng)。在攀云閣的時候,司徒雅臣便已經(jīng)同宗熙、林間非、藍子枚等人整晚暢言,而墨揚、韓臨淵、言邑等兵法論成績優(yōu)異者的加入更使得氣氛異?;钴S――誰都知道這是最后決定大比名次的關鍵時刻,無不是茆足了勁頭在君王目前將自己所長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而風胥然只是微微笑著,似乎是任憑殿生們抒發(fā)己見,但司徒雅臣分明地意識到正是他在眾人無意間穩(wěn)穩(wěn)掌控著整個朝議的走向。
果然是北洛的帝王!
午膳時間的稍適休息后,朝議繼續(xù)進行。這一部分有北洛上朝廷的官員一同參與,竟是直接將具體的國事帶入朝議之中。司徒雅臣不由暗暗佩服:雖然在這樣的時刻殿生絕不至藏私,但能夠將這些問題交給完全沒有經(jīng)驗的殿生士子,卻是大陸各國君主難以企及的胸襟氣度;朝臣們似乎也早已習慣這樣沒有絲毫顧忌的朝議,就事論事處處認真,完全將殿生放在了與自己同等的高度――而這,恰恰是北洛大比最吸引士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