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是一種習慣(3)

和兒子一起成長(最新版) 作者:楊文


讀書成了他的一種樂趣,一種習慣,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閱讀習慣和時間的利用率,使他的知識量快速增長,閱讀范圍也越來越廣。還在讀中學的時候,他已經把沃森的《雙螺旋》、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霍金的《時間簡史》等都讀了……

記得他上高中的時候學習政治經濟學,對剩余價值、價值規(guī)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后他讓爸爸從大學的圖書館借來了《資本論》。開始我們以為他裝樣子,曾悄悄從門縫窺探他是否在“真讀”,結果發(fā)現(xiàn)他真的在很認真地研讀。

有一次,他“求”我:“媽媽,幫我把作業(yè)抄一抄,我真的已經全會了。我還得寫一篇文章。”后來才知道,當時,他是寫了一篇關于剩余價值的文章,發(fā)表在《時事》雜志中學生版上了。再后來,他對企業(yè)的資本運作、管理模式和市場營銷開始感興趣,包括文字閱讀材料和音像資料,我們沒來得及看的,他已經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了。

有一次,我們買回來一套四十集的《A管理模式》光盤,準備研修一下。沒想到他在寫作業(yè)之余,一口氣就看完了,并且把他的感想跟我們講,告訴我們在工作和管理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假期回國的時候,他又把我買的一套VCD《資本市場》從頭看到尾?,F(xiàn)在不再是我們幫他買書,而是他在給自己選書時,給我們推薦書和光盤了。我意識到,快速閱讀能力已經使他具備對大量資料包括有聲資料的迅速理解能力。

當年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時,我們也是把買書當成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開支。記得我剛剛辦英語輔導班時,掙了二百四十元錢,就全部買了書。要知道,那時我們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家里的家具、電器都不全呢!當年我們從德州往濟南搬家時,最主要的家產就是三千多冊圖書。

現(xiàn)在,我們家里每個人去買書,都是一摞一摞地往家買,因為沒有時間整天逛書店了,也因為經濟條件允許了。買了,就快速看,或精讀或泛讀??赐炅?,就捐給我們的英才學院的圖書館,或者送給喜歡的朋友。連夏楊現(xiàn)在也是經常把書當成禮物,送給朋友或同學。

比起其他的消費,買書可能是我們家目前最“奢侈”的一項開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