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4)

巴金選集1:家 作者:巴金


他的奮斗毫無結(jié)果。而且他也疲倦了。他想,這樣不斷地跟長輩沖突有什么好處呢?四嬸和五嬸,再加上一個陳姨太,她們永遠是那樣的女人。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自尋煩惱,浪費精力呢?于是他又發(fā)明了新的處世方法,或者更可以說是處家的方法。他極力避免跟她們沖突,他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極力敷衍她們,他對她們非常恭敬,他陪她們打牌,他替她們買東西。……總之,他犧牲了一部分的時間去討她們的歡心,只是為了想過幾天安靜的生活。

不久他的大妹淑蓉因肺病死了。這雖然給他帶來悲哀,但是他也覺得心里輕松一點,似乎肩上的擔子減輕了一些。

又過了一些時候,他的第一個嬰兒出世了,這是一個男孩。他為了這件事情很感激他的妻,因為兒子的出世給他帶來了莫大的歡喜。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沒有希望的人了,以前的美妙的幻夢永遠沒有實現(xiàn)的機會了。他活著只是為了挑起肩上的擔子;他活著只是為了維持父親遺留下的這個家庭。然而現(xiàn)在他有了一個兒子,這是他的親骨血,他所最親愛的人,他可以好好地教養(yǎng)他,把他的抱負拿來在兒子的身上實現(xiàn)。兒子的幸福就是他自己的幸福。這樣想著他得到了一點安慰。他覺得他的犧牲并不是完全白費的。

過了兩年“五四運動”發(fā)生了。報紙上的如火如荼的記載喚醒了他的被忘卻了的青春。他和他的兩個兄弟一樣貪婪地讀著本地報紙上轉(zhuǎn)載的北京消息,以及后來上海、南京兩地六月初大罷市的新聞。本地報紙上又轉(zhuǎn)載了《新青年》和《每周評論》里的文章。于是他在本城唯一出售新書報的“華洋書報流通處”里買了一本最近出版的《新青年》,又買了兩三份《每周評論》。這些刊物里面一個一個的字像火星一樣地點燃了他們弟兄的熱情。那些新奇的議論和熱烈的文句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壓倒了他們?nèi)齻€人,使他們并不經(jīng)過長期的思索就信服了。于是《新青年》、《新潮》、《每周評論》、《星期評論》、《少年中國》等等都接連地到了他們的手里。以前出版的和新出版的《新青年》、《新潮》兩種雜志,只要能夠買到的,他們都買了,甚至《新青年》的前身《青年雜志》也被那個老店員從舊書堆里撿了出來送到他們的手里。

每天晚上,他和兩個兄弟輪流地讀這些書報,連通訊欄也不肯輕易放過。他們有時候還討論這些書報中所論到的各種問題。他兩個兄弟的思想比他的思想進步些。他們常常稱他做劉半農(nóng)的“作揖主義”的擁護者。他自己也常說他喜歡托爾斯泰的“無抵抗主義”。其實他并沒有讀過托爾斯泰自己關(guān)于這方面的文章,只是后來看到一篇《呆子伊凡的故事》。

“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對他的確有很大的用處,就是這樣的“主義”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xiàn)實毫不沖突地結(jié)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yīng)著舊的環(huán)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覺得矛盾。于是他變成了一個有兩重人格的人:在舊社會里,在舊家庭里他是一個暮氣十足的少爺;他跟他的兩個兄弟在一起的時候他又是一個新青年。這種生活方式當然是他的兩個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們的責難。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他依舊繼續(xù)閱讀新思想的書報,繼續(xù)過舊式的生活。

他看見兒子慢慢地長大起來,從學爬到走路,說簡短的話。這個孩子很可愛,很聰明,他差不多把全量的愛傾注在這個孩子的身上,他想:“我所想做而不能做到的,應(yīng)當由他來替我完成?!彼驗閻酆⒆?,不愿意雇奶媽來喂奶,要他的妻自己撫養(yǎng)孩子,好在妻的奶汁也很夠。這樣的事在這個紳士家庭里似乎也是一個創(chuàng)舉,因此又引起外人的種種閑話。但是他都忍受了,他相信自己是為了孩子的幸福才這樣做的,而且妻也體會到他這種心思,也滿意他這個辦法。

每天晚上,總是妻帶著孩子先睡,他睡得較遲。他臨睡時總要去望那個躺在妻的身邊、或者睡在妻的手腕里的孩子的天真的睡臉。這面容使他忘記了自己的一切,他只感到無限的愛,他忍不住俯下頭去吻那張美麗的小臉,口里喃喃地說了幾句含糊的話。這些話并沒有什么意義,它們是自然地從他的口中吐出來的,那么自然,就像噴泉從水管里噴出來一樣。它們只是感激、希望與愛的表示。

他并不知道從前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也曾經(jīng)從父母那里受到這樣的愛,他也曾經(jīng)從父母那里聽到這樣的充滿了感激、希望與愛的語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