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我狀態(tài)表現(xiàn)為自然的沖動多,對于他人有依賴性,喜歡讓別人承擔責任,自己盡量躲避責任。
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講,總是把自己的事情當成是別人應該做的事情,總是把該承擔的責任看成是額外的負擔,這往往是一個人不成熟的表現(xiàn),這樣的人有點像希望生活在襁褓中的嬰兒。一旦習慣了推脫責任,一個人也就選擇了不愿意改變現(xiàn)狀的受害者地位,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一切都是別人應該做的,自己做事的力量也消失了。實際上,我們都親眼目睹并了解很多人取得成功的環(huán)境就是失敗者一再強調的環(huán)境。當年,如果任正非整天苦惱為什么自己被軍隊裁掉,王石坐在辦公室里嘆氣為什么自己的公司會受到這么多不公正的待遇,柳傳志為自己的許多努力得不到別人認同(特別是關系非常好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而放棄,那么他們還有今天嗎?華為、萬科、聯(lián)想還存在嗎?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一個代表團到韓國洽談商務,代表團車隊的先導車由于開得較快,就暫停在了高速公路的臨時停車帶等待后續(xù)車輛。幾分鐘后,一對駕駛“現(xiàn)代”跑車的年輕夫婦??苛诉^來,問代表團成員,車輛出了什么問題,是否需要他們幫忙。在代表團說明了情況后,這對夫婦中的男士遞過來一張名片,說如果車有什么問題可以給他打電話,他是現(xiàn)代汽車公司的職員,他看到代表團使用的車輛也是現(xiàn)代的汽車,就過來看看有什么問題!說完,他道了聲:“祝你們愉快!”然后開車離開了。代表團的成員都深深地為這位現(xiàn)代員工的責任心嘆服。他的領導也沒有看見,又不是自己的事情,但對于一個與本人職責沒有直接關系的問題給予如此熱切的關注,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境界!很多人不僅不理那些與己無關的事情,而且連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當做額外的負擔,并為此找到了大量的借口。
由于將工作視為自己的額外負擔,因此只要一提起工作就似乎提到了仇人似的,遇事推諉、躲避責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但求無過,逐漸形成了找借口的習慣。如果一定要他們承擔責任,那么也僅限于那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情,如接受命令、填個表格之類的。選擇指責別人或者將工作視為額外負擔是可以給人以輕松感,卻也使一個人因此而變得軟弱無力。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無法為組織做出貢獻,甚至會蔓延成一種團體成員的普遍病癥!
崗位權力癥:把崗位當成權力來源的時候
有這樣一則故事:饑餓的狼群整日窺視農(nóng)夫的雞圈。那里,肥大的母雞、雄壯的公雞、鮮嫩的小雞在雞圈里自由自在地奔跑、覓食,還沖著它們歡快地鳴叫,好像在嘲笑狼群的無能。這簡直是在刺激狼群饑餓的胃和冒火的眼睛,但是雞圈是那么的結實,餓狼根本就沒有機會傷害那些雞。終于,在一個夏天悶熱的夜晚,農(nóng)夫喝了點酒,昏昏沉沉中忘記了關閉雞窩的門。狼群終于等到了機會,潛入了這窺伺多時的地方,大開殺戒。看家狗汪汪地大叫,卻喚不醒沉睡的主人。它只好勇猛上前與狼群搏斗,卻被咬得傷痕累累。
天亮了,雞圈里一片狼藉,農(nóng)夫懊喪卻又無可奈何,只是一個勁地埋怨看家狗:“該死的畜生,你為什么不被咬死?狼群進宅時你為什么不叫醒我?你應該去設法阻止這場血淋淋的大屠殺,你應該……”
看家狗委屈地看著主人,眼神里透著傷心。它好像在說:“主人,我已經(jīng)盡力了。而你呢?你是一家之主,這事與你密切相關,連你都不留心照看雞窩,只顧自己睡覺,你又怎么能苛求我這條狗呢?”妨礙人們正確承擔責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們對于權力的認識。在具體的管理與執(zhí)行過程中,人們不可避免地處于一定的崗位,并被賦予相應的權力,而這個權力實質上是一種嚴肅的責任!無論什么權力,其內涵應該是承擔起分內的責任,完成賦予的職責使命。權力與責任,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權力的本質應該是責任,權力是因為承擔責任才出現(xiàn)的!也就是說,當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才會被賦予相應的權力!當我們擁有并使用權力的時候,其實是在承擔相應的責任。
為了完成一個目標,運用權力是必要的,但權力的使用為什么使許多目標遭受挫折呢?因為行使權力的人忘記了一個最根本的實質,權力即責任,越大的權力代表越重的責任。
在英吉利海峽,矗立著一座人物雕像,是一位在海難中身亡的船長,他的名字叫做阿爾威。故事發(fā)生在1870年的3月17日深夜……那天夜里,這艘客輪因機件故障,船艙大量進水,導致船身開始下沉,幸存的船員記錄下了當時阿爾威船長與船員的一段對話:
“二副奧克勒富?!?/p>
“在!”
“你的手槍帶了嗎?”
“帶在身邊。”
“手槍上有多少發(fā)子彈?”
“共3發(fā)?!?/p>
“夠了,你給我聽清楚,現(xiàn)在總共有60個人要救。如果有工作人員搶在乘客前面逃生,那么你就開槍;如果有男人搶在女人前面逃生,那么你就開槍;如果有年輕人搶在老年人前面逃生,那么你就開槍?!?/p>
在哭號、驚叫與瘋狂的恐懼中,人們突然安靜了下來,所有的人都聽從阿爾威船長的指揮,井然有序地轉移到救生艇上。當最后一名乘客也離開后,阿爾威船長與客輪一同沉入了海底,他忘了把自己列入待救援的名單。這座雕像在英吉利海峽矗立了130多年,故事中那些被救起的人早已歸于塵土,故事里沒有“海洋之心”可供尋寶,也沒有杰克與羅絲的愛情可以追憶,但那座雕像卻始終存在。后世的人會從雕像的碑文中看到當時的險惡,也會看到那段船長與船員的對話,然后人們會知道要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領導者,尤其是在危難來臨時,權力究竟代表著什么樣的責任。權力會在瞬間產(chǎn)生兩種天壤之別的結果,或讓人唾棄或讓人們永遠懷念。
當處于重要崗位上的人,無論他是一個高級政府官員,還是一個普通的關鍵職員,認為自己擁有的是可以自己說了算的權力而忘記了責任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高級官員因權力而生成的腐敗自不用說,就是那些掌握了一定控制能力的關鍵員工也一樣會出現(xiàn)令人難以忍受的權力綜合征。沿海地區(qū)的X機場。由于飛機比較少,指揮系統(tǒng)規(guī)定,午夜12點,也就是零點,機場關閉。一天,一架客機因天氣原因晚點到達了X機場上空,正好是午夜12點零5分,晚了5分鐘,機場剛剛關閉。飛機上的機長請求地面指揮系統(tǒng)開放機場,以便讓飛機降落。地面值班人員認為規(guī)定關閉時間已過,拒絕重新開放,讓飛機返回,理由是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不管機長如何解釋和哀求,值班人員仍然置之不理。時間過了幾十分鐘,機長擔心油料萬一不夠支撐就麻煩了,只好返回了起飛的機場!這種聽起來荒唐的事情是實實在在發(fā)生的!那名地面值班人員可能自以為這樣是堅持原則,實質上是拿著崗位責任當權力,似乎是他掌握著飛機起落的控制權!盡管他自己有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點,但這種行為已經(jīng)不折不扣地把責任——讓旅客安全、準時、舒適地降落——置于腦后,而看中的則是他手中的權力!當然,按照規(guī)定,他擁有讓飛機起降的權力,但是這個權力的實質是一種責任,給你這個權力是要你能夠認真地履行維護民航客機安全起降的責任。實際上,當管理者忘記了自己的崗位權力其實只是責任象征的時候,許多問題就產(chǎn)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