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明撒謊者也無法掩飾的漏洞

讀心術(shù) 作者:徐耀武


盡管在對方撒謊時我們可以通過他不經(jīng)意做出的一些多余動作察覺出他在撒謊,但是對于一些高明的撒謊者提前布置好的一些謊言,我們還是無法輕易識破,例如一些經(jīng)過特殊訓(xùn)練的特工。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xué)的一些心理學(xué)家和行為學(xué)家深入地對人類的撒謊行為作了分析,將撒謊者分為三種類型:“偶爾說謊者”、“病態(tài)說謊者”、“社會病態(tài)說謊者”。

“偶爾說謊者”一般情況下很誠實,只在個別不愿被人看穿某些真相的情況下說謊,這些說謊者在說謊時舉手投足之間都表現(xiàn)得不自然,因此很容易被人看穿;“病態(tài)說謊者”是由“偶爾說謊者”進化而來的,他們因為不滿意自己的表現(xiàn),所以時刻在別人面前通過謊言來表現(xiàn)出令他較為滿意的另一種“形象”,我們與之交往幾次之后即可看清其真面目;第三類說謊者——“社會病態(tài)說謊者”是最擅長說謊的一族,他們說謊有明確的目的,而且說起謊來非常自如,像說真話一樣。但是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第三類高明的撒謊者,他在撒謊說也會留下無法掩飾的漏洞。

無法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倒背如流

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事發(fā)當天你都做了什么?

犯罪嫌疑人:我八點去了×××,十點在去××的路上,十二點……

(犯罪嫌疑人按時間點對答地非常流利,完全有不在作案現(xiàn)場的證據(jù)。)

警察:請你把當天所做的事按從后往前的順序再說一遍。

犯罪嫌疑人:下午三點的時候,我……我在……

犯罪嫌疑人開始語無倫次,他根本無法順利地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倒敘說出來。警察很快斷定,嫌疑人剛開始的一番流利的對答是提前編造出來的謊言,他可以按自己編好、練習好的謊言順利地背出來,但是因為沒有切實做過這些事情,所以對這些所謂他做過的事情沒有深層記憶,所以當被要求倒著說出他所做事情時,他就露出了馬腳。因此,當面對一個高明的說謊者時,你要引導(dǎo)他露出馬腳,可以假裝沒有聽清他剛才敘述事件的先后順序,然后隨即抽出幾個時間點,讓他倒敘說出當時做了什么,如果他無法流利地對答出來,這就說明他剛才說的話是提前編排好的謊言。

臉上一閃而過的細微表情

臉是思維的畫板,即使是高明的撒謊者,他的表情里也隱藏著無法掩飾的真相!在一個聚會上,我見到了好久不見的一個朋友,問起了他的孩子的工作情況,他高興地說兩個孩子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但是我發(fā)現(xiàn)他在說這些話時,臉上閃過了猶豫、遲疑的表情。而且在他微笑時,他的眼角并未出現(xiàn)“魚尾紋”,這說明他的微笑是假笑。后來我碰見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悄悄告訴我?guī)讉€孩子的工作都不太理想,只能勉強過日子,希望我能幫孩子想想辦法。她老公是個好面子的人,拉不下臉來求人。不同的人隱藏各自情感的能力不同,但是不管是偶爾撒謊的人,還是高明的撒謊者,我們都可以通過仔細觀察看出其真正的情感。特別是面部稍縱即逝的細微線索,更能說明問題。而這稍縱即逝的表情,我們可以將其分為積極的表情和消極的表情。

一般來說,快樂、激動等積極的情緒往往很容易被人看出來。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它們會被刻意隱藏起來。例如,在玩牌時,一個人如果拿到了好牌,他在看自己的牌或者看別人時會不經(jīng)意地露出嘴角微微上揚的表情,這微微上揚的嘴角可以說明對方內(nèi)心非常開心、得意。

同樣,各種消極情緒也會通過人們的一些細微表情表現(xiàn)出來,例如對方緊閉的嘴唇、顫抖的嘴巴、僵硬的脖子等。當一個人心煩意亂時,這些表情就會出現(xiàn),即使有時有點短暫和模糊,但是只要我們養(yǎng)成捕捉這些細微表情的習慣,對方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就可以盡收眼底了。

即使是高明的撒謊者,他們往往也有無法掩飾的撒謊痕跡,例如,他們總是無法將自己編造的計劃倒背如流,無法掩飾在撒謊那一刻的細微表情。總結(jié)

即使撒謊者極力掩飾,他們還是會留下說謊的蛛絲馬跡,本章我們講到了一些識別對方謊言的細微肢體動作,掌握了這些信息,我們識破謊言就會容易許多。

1.撒謊者的面部會出現(xiàn)遲疑的表情,連語言都會出現(xiàn)很多停頓。

2.撒謊者常常喜歡觸摸自己的鼻子,因為鼻腔內(nèi)部細胞會在撒謊過程中由于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進而引發(fā)鼻腔的神經(jīng)末梢傳遞出刺癢的感覺。

3.用手遮住嘴巴,說明撒謊者試圖抑制自己說出那些謊話。

4.大部分用手接觸嘴唇的動作都與欺騙有關(guān),但是將手指放在嘴唇之間是一種內(nèi)心渴望安全感的外在表現(xiàn)。

5.摩擦眼睛的動作企圖阻止眼睛目擊欺騙、懷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6.抓撓耳朵表示出聽話人“非禮勿聽”的企圖,即通過該動作來阻止謊言的進入。

7.抓撓脖子是由撒謊者撒謊后產(chǎn)生的脖頸刺?的生理反應(yīng)所導(dǎo)致的。

8.當人們將手掌攤開,手心向上放置時,他們說的大多是真言。

9.真笑時人們的眼角會出現(xiàn)“魚尾紋”,只是面部肌肉運動的笑容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

10.很多撒謊者都會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因為他們想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避免被識破。

11.一些多余的小動作會透露謊言信息,例如搖頭否認前下意識地點頭、說話時下意識地吞咽唾沫等。

12.撒謊者無法對自己編造的計劃倒背如流。

第2章 或遠或近的心理距離:排斥與接受

在人際交往中,特別是在職場環(huán)境下的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想通過交流拉近和別人的心理距離,讓別人喜歡和接納我們。但是我們常常會因為一兩個錯誤的肢體動作讓別人產(chǎn)生誤會。要避免這些錯誤,我們必須學(xué)會解密一些表示排斥或接受的肢體動作,用正確的方法去應(yīng)對它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