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南越的變亂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里,當下引其大怒。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場事變的發(fā)生,也給了漢王朝武力解決的最好口實:先前的南越畢竟是朝廷諸侯,輕易不能動武,現(xiàn)在其背信棄義在先,殺害漢朝使者在后,這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打了。
公元前112年秋,西漢帝國發(fā)動了對南越的征討,這次漢帝國動用了10萬軍隊兵分五路,分別從湖南、江西、廣西漓江等地水陸并進,企圖一舉平定南越國。這場戰(zhàn)爭從春天開始,持續(xù)整整一年。先前唐蒙通夜郎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漢軍關(guān)鍵的一路,正是由路博德率部走從四川到夜郎的通道進入南越境內(nèi),一路勢如破竹。到第二年冬天,路博德與楊樸部在南越首府番禺城外會師,先前囂張的呂嘉,被打得彈盡糧絕,只得困守孤城。漢軍采取夜襲戰(zhàn)術(shù),由楊樸率軍深夜奇襲,再由路博德在城外設(shè)伏截殺,里應(yīng)外合之下,番禺城被攻破,倉皇出逃的呂嘉,被漢軍孫都部擒獲,而呂嘉擁立的“偽帝”趙建德,則被漢軍蘇弘部活捉。值得一提的是,呂嘉被擒的奏報傳來時,漢武帝正在河南巡視,聞訊后大喜,高興之下將其所在的縣城改名為“獲嘉縣”,足見對這位叛亂者的恨之入骨。
隨著呂嘉等人的被擒,南越王朝的歷史也終于落下了帷幕。漢帝國正式取消了南越的國號,將南越的領(lǐng)土劃分為九個郡縣,正式置于漢帝國的制下。從此,廣袤的嶺南大地,從此與中華真正連成一體。
在平定南越國的同時,漢軍也“摟草打兔子”,順便將另一大南中國政權(quán)“閩越國”平滅。相比之下,在漢武帝登基之后,閩越國才是最“囂張”的一家,漢武帝即位早期兩次在南方的動兵,都與閩越國有關(guān),一次是援救被閩越國侵擾的東甌,一次是援救遭閩越國攻打的南越。直到漢朝援救南越時,閩越王的弟弟余善殺死原閩越王,對漢朝稱臣,雙方這才暫時實現(xiàn)了和平,但其尾大不掉之勢也早已形成。漢朝平定南越期間,閩越國感到機會來了,先是在漢朝大兵出動時,主動要求派兵協(xié)助漢朝作戰(zhàn),假裝表忠心。然而在漢朝平定南越后,趁漢軍人困馬乏之際,余善悍然扯旗自立,但他的“自立”很沒創(chuàng)意,連名號都跟著趙佗學,自號為“武帝”。他主動找事,把自己麾下的將軍冊封為“吞漢將軍”,派兵出擊江西,截殺當?shù)貪h軍。起初連連得勝,甚至殺死了3個漢朝校尉。但余善的“沒創(chuàng)意”,后果很嚴重,緩過這口氣來的漢軍隨即發(fā)動了反擊。這次漢軍打了一場漂亮的海上奔襲戰(zhàn),由韓說從浙江率領(lǐng)水師出海,直撲余善的福建老窩,剛剛平定了南越的名將楊樸掉轉(zhuǎn)槍頭,從廣東直殺入福建境內(nèi),南北夾攻之下,閩越軍很快被打回原形,敗績連連不說,各部隊更紛紛倒戈,先前牛氣哄哄的“武帝”余善一下子成了光桿司令。公元前111年冬天,余善的部將居股發(fā)動政變,殺死余善向漢朝投降,閩越全境,即今天福建大部以及浙江南部的廣大地區(qū),從此也成為漢帝國直接掌控的郡縣。隨著閩越國的平定,漢王朝的“中央集權(quán)”,終于跨過了長江,長江、珠江、黃河三大流域的農(nóng)業(yè)文明,從此被緊密的連成一個國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