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憑什么像玻璃制品那樣的一對書擋居然要上萬,萬一跌落地上打碎了就麻煩了!如果是我還寧愿要那個MP3呢,又實用又便宜,萬一掉了壞了還不會心痛。
這個全場唯一的萬元大獎居然真的被程總戲言說中,被一位年輕男士納入囊中!看上去他的年齡也不大,看了標簽先是喜形于色,繼而又張口結舌三秒鐘表示懷疑,估計他的想法也跟我差不多!
抽獎環(huán)節(jié)結束以后,是一支小型的爵士樂隊演奏。同時,李懋姐公布了本次活動的流程結束,歡迎來賓們享用冷餐,冷餐會后可以在進門前臺處領取本報精心準備的新年禮品:剛剛萌芽的唐代栽培正品漳州水仙花球和一只來自景德鎮(zhèn)的正宗青花瓷盆!
這份富有中國傳統(tǒng)意味并且顯得相當書卷氣的新年禮物,其由來還是海龜告訴我的:李懋姐極其喜歡水仙花,祖上就是給宋代窮奢極侈的南宋御供水仙的皇室花匠。
沒想到一份小小的新年禮物居然有這么多來頭。原來中國才是水仙花的原產(chǎn)地,而且從唐代開始就有栽培種植的歷史,尤其因為福建漳州氣候和地理條件適宜,以此地出產(chǎn)的水仙最是著名。因為小時候讀過的納絲索斯臨水照影溺斃水中的希臘傳說太過印象深刻,我一直以為水仙的原產(chǎn)地是在歐洲地中海一帶。
其實我也挺喜歡水仙花的,小時候每到元旦,媽媽總要端回兩三盆水仙放在室內(nèi),隔兩三天還要放到陽臺上吸收大自然的空氣和陽光,一到春節(jié)水仙總能按時開花,就像媽媽下了咒語一樣,給節(jié)日增添了不少光彩。我甚至讀閑書翻到“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時還把它抄錄在筆記本上。
在備禮這一點上,我第一次充分地認識了一份禮品應該具備的文化意味和獨特創(chuàng)意。
我知道,到了該我們出場的環(huán)節(jié)了。水仙的花形和花香現(xiàn)在需要被盛開的玫瑰所代替!
我陪伴身旁的劉念奇起身去拿點飲料、餐點,順便招呼林永綬,為他們二位相互介紹。林永綬款款而來,雙方禮貌地交換了名片,林總就先失陪去找人了。
真好,有單獨的機會向劉念奇催促一下最后一個版的廣告了!我趕緊找來李懋。
“劉經(jīng)理您好啊!今天忙著雜事還沒來得及跟您打個招呼呢,真抱歉!”“哪里哪里,李小姐的主持風格我還真欣賞,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榮幸地請到您來參加我們的發(fā)布會現(xiàn)場呢!”
“坐在臺下觀摩學習還可以,要上臺的話我就不敢獻丑啦!”李懋姐寒暄之后就直入主題,“剛才思思和我說到您提出的廣告監(jiān)測的問題,您可是大行家啊?!?/p>
“哪里哪里,您知道我們老板很精通商場推廣的!”
“是啊,你和老板都是把我們吃得死死的高手,我只有最后一招啦,不過需要您的大力支持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
李懋提出的方案是這樣的:在非常百貨的廣告上截角或者消費者持報到店就可以領取一份價值較低的到店禮,這樣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到有多少人是憑借我們報紙了解到這個信息的了。
“哦,是這樣啊!我們商場倒是可以拿一些小禮品出來作為到店禮的!您估計大約需要多少份呢?”
“少說也得幾百份,多則數(shù)千份,我可說不準……當然越多越好!我們在重慶的發(fā)行量少說也有六萬份,所以按2%到店預計也得一千多份吧!”
“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