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沒辦法了,有些人是蠟燭,不點不亮,可有些人是沒有燈芯的蠟燭,你點他,他還是不亮。那好吧,替他找個能點亮的。劉娥忍了又忍,把事情再疏通開一點點的余地:“你去找山陵使,看他怎么說?!?/p>
山陵使,丁謂丁相公,這個人應(yīng)該懂事吧,讓他來管管這個混帳太監(jiān)。
但是丁謂不知是為什么,明知道這事兒不妥(謂亦知其不可),但還是沒有當(dāng)面反對,他不置可否,含糊其詞。歷史證明,這是他犯下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錯誤,初出宮廷一直在興頭上剎不住閘的雷允恭立即就轉(zhuǎn)身沖回到了太后的面前。
“山陵使也不反對,他贊成?!?/p>
好了,劉娥再沒話說,那就聽你們的,挖吧。無論怎樣,我得先顧著活人。死了的趙恒,就隨你們?nèi)グ伞o跟著洛陽方面就傳來了噩耗,司天監(jiān)邢中和真的有兩把板斧,全讓他說中了,原皇陵以上一百步真的挖出了石頭,并且冒出了地下水!
雷允恭目瞪口呆,翻滾而上的地下水清冽冰涼,他仿佛就站在了洛陽大墳中央,被這些水從頭到腳來回沖刷洗泡……冷啊,就等著洗干凈了挨刀吧。但這只是個契機,不管他怎樣看得起自己,他都只是個太監(jiān),這件事迅速變成了一根導(dǎo)火索,炸毀了另一個人。
仁宗朝第一位冒升的名臣,就以此為由,開始了自己的名相之路。
王曾,當(dāng)年冠蓋中華的腦子瞬間就把幾件事捏合到了一起。雷允恭、洛陽、山陵副使、嚴重瀆職,丁謂、開封、山陵正使、不在現(xiàn)場……但是是他指使雷允恭這么做的!
無中生有,但是聯(lián)想無罪。
為了讓這個創(chuàng)意變成現(xiàn)實,王曾又再次開動了腦筋,耍了個小花招。某一天,他像閑聊一樣對其他的宰執(zhí)大臣們說:“真遺憾,我到現(xiàn)在也沒個兒子,太悲哀了……”
大家一致同意,這可真悲哀。
王曾繼續(xù)說:“但幸運的是我弟弟有辦法,他兒子一大堆,己經(jīng)說好了,他分我一個,明天退朝后我就向太后單獨請示?!?/p>
大家再次同意,沒意見,而且目光中都顯得非常的喜悅和曖昧。想不到啊,你王曾也有今天,這是也想像我們一樣給自己未來的“兒子”討恩蔭(官宦子弟,不必科考就有出身)了。這很好,以后大家一般黑,你也就沒法再拿這個跟我們嘮叨。
于是第二天退朝后,王曾名正言順地單獨與太后會面。當(dāng)他小心地說出把雷允恭和丁謂捆綁在一起銷售的獨特創(chuàng)意后,相信劉娥一定萬分激動,恨不得跳起來緊緊擁抱他,才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于萬一。
她終于盼到了,原來真還有人敢于主動幫她去對付丁謂!要知道,不管多么強勢的皇帝也需要臣子的輔助,就算強到了項羽的份兒上,也沒法獨自搞定天下。何況她只是個剛死了男人的寡婦,形勢比人強,這之前所有的朝臣都沉默到底,就算她再心高志大,也只能選擇忍受。
而這也正是王曾要耍這個花招的原因所在,他也拿不準馮拯、曹利用等人到底是何居心,是己經(jīng)變成了丁謂的死黨,還是居中觀望??梢源_定的是,無論是哪一種,這些宰執(zhí)大臣們都會單獨瞞著他。
因為他從最開始時就擺明了立場,與丁謂勢不兩立。
在這種情形下,他才冒險先探明了劉太后的真心,確定好了共同對付丁謂的大前提??墒窍乱徊絽s仍然遠遠不到直接找丁謂麻煩的地步,他必須還得再確認另一件至關(guān)重要的事。這件事做不好,他和劉娥就都是在找死。